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4的文章

費曼與陳偉殷

得過諾貝爾獎的理論物理學家費曼是曼哈坦計畫,奥本海默團隊裡最年輕的成員。這幾天運動時候聽Freakonomics Podcast說他的故事,像是在原爆讓日本投降後,如何面對內心掙扎,甚至到日本學日文跟佛法找尋救贖等等;另外,他對所有事情保持好奇心與探索精神,包括愛情,也很引人入勝。 在挑戰者號太空梭失事後,雷根政府請費曼主持調查團隊,試著找出原因。主事單位當然希望結論是某種不可抗力因素,天災難防之類的,然而原本不想淌政治渾水,個性很強硬的費曼,接下任務後儘管遇到各種刁難,竟然還是找出真正原因,也藉此大幅提升後來太空任務的安全性。 另外還有段故事,來自費曼女兒蜜雪兒。她是費曼再婚後的孩子,念高中時,他已經將近七十歲了,不過還是經常忍不住插手女兒的數學功課,教她用課本上沒有的東西回答問題。可是不管蜜雪兒是如何興奮地把功課帶回學校,老師看到這些不尋常解法,總會跟她說:「嗯,妳的答案是對的,可是這不是我們學的東西。」 有一天費曼終於忍不住到學校找數學老師溝通,以家長身分表示關心。在一番爭辯之後,老師覺得不耐煩,告訴費曼:「你應該試著念一些數學書!」 費曼回答:「我寫了很多數學書!」,然後學校其他職員才跟數學老師說這個爸爸是鼎鼎大名的費曼。 隔天,蜜雪兒就換一個數學老師了。 這個故事之所以特別有趣,是它跟前幾天聽到的軼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陳選手有空就會陪孩子練習跟比賽,教練不夠時也會在場上幫忙。有天球隊連續被抓了兩次投手犯規,因為覺得疑惑就去請裁判解釋到底是哪個動作有問題。地方裁判沒甚麼耐性,給了這個答案: 「你沒打過棒球,不會懂的!」 還好陳選手脾氣比費曼好很多。                                     

【快車】:崔西.查普曼1988

『你有一輛快車, 它夠快,快到可以帶你飛走嗎? 你還得做個決定, 是要今晚離開,或就這樣活著,直到死去』 「妳知道這不是男生唱的嗎?」 記得我問過經紀人老婆這個問題,她當然不知道。 【快車】收錄在崔西.查普曼1988年首張專輯裡,專輯名稱就是她的名字,在那個年代裡,這是很常見的作法。倘若只聽著查普曼低沉的嗓音,真的不容易猜到演唱者的性別。對當今這個世代來說,生理性別似乎不再是重要的事情,可是畢竟我們不是這個世代的人,而且至少對我來說,遙遠到假裝也學不來。 那年,我應該才剛進建中。有一天在姑姑房間看到這張專輯,她把卡帶放進收音機裡,從【快車】、【關於革命的事】到【寶貝,我可以抱著你嗎?】一首一首放著。那時候當然不懂歌詞是甚麼,不過聽得出來音樂是低調的民俗風,輕快卻隱藏著悲傷。 是一張很神奇的專輯。 「你知道這不是男生唱的嗎?」,姑姑問我。 儘管是以為自己甚麼都知道的年紀,我真的不知道。 這張專輯在全球賣了兩千萬張,更讓查普曼在第三十一屆葛萊美獎拿到七項提名,最後奪下最佳女性流行音樂演唱獎。不過,就跟那低調民俗風的音樂一樣,她不是個閃耀在鎂光燈下的樂手,近年來更鮮少出現在公眾場合。 直到這個月的,第六十六屆葛萊美獎。 三十三歲鄉村音樂歌手路克.昆布斯重唱了這首【快車】,並且因此獲得葛萊美獎提名。在眾人一片驚訝裡,查普曼跟昆布斯走上舞台,一起唱了這首歌。 『我記得當我們在開車,開著你的車, 速度如此之快,我感覺我醉了, 城市燈光在我們面前展開, 你的手臂環抱在我的肩膀,感覺很好, 我,我,我有種歸屬感, 我,我,我有種感覺,覺得我可以成為一個新的人』 查普曼對後來音樂發展有深厚的影響,【快車】是昆布斯從小就最愛的歌,頒獎現場應該沒有人不會唱,像台下的天后泰勒絲也情不自禁一齊唱著。或許是我的錯覺,螢幕上的查普曼,似乎也被已經很多不見的掌聲感動了。 在葛萊美獎頒獎典禮後,路克.昆布斯重回iTune單曲排行榜,他的重唱版本去年曾經在榜單高居第二名。 同時,崔西.查普曼1988年的版本,正式首度奪下單曲排行榜首位,這是她生涯第一次在任何重要排行榜拿到冠軍。 而iTune是這張專輯發表十三年後出現的發明。

聯合報名人堂:<泰勒斯的超級盃陰謀>

美國總統拜登終於啟用了抖音帳號,這個社群媒體因為中國大陸血統,在美國仍有不少爭議。不過,為了爭取年輕人選票,民調落後的拜登終於順應潮流,在超級盃前夕貼出一支問答短片。 短片裡,最重要問題應該是這個:「總統先生,請問你是否狡猾地在超級盃搞鬼,好讓酋長隊贏球?」「我如果跟你說答案,會惹上大麻煩」,拜登如此回答,然後影片把他後製成邪靈,眼睛還冒出邪惡紅光。 而在酋長隊逆轉贏球,奪下超級盃勝利後,前國務卿希拉蕊立刻在X平台貼文,上面寫著:「恭喜泰勒斯男友,還有整個肯薩斯大家庭!」 拜登與希拉蕊社群媒體內容,主要都是拿賽前廣泛流傳的右翼陰謀論開玩笑。那些論點圍繞流行樂巨星泰勒斯,還有她在酋長隊的鋒線名將男友凱爾西,千奇百怪內容包括「四年前五角大廈情治單位就建議讓泰勒斯變成心戰工具,現在她可能已經是國防部特工」、「泰勒斯是特工,這一切都是假的」、「他們是精心打造的人造情侶」、「民主黨會把泰勒斯放在電視上催票,宣揚墮胎理念」等等。 其實泰勒斯跟凱爾西正式交往並沒多久,可是兩人戀情曝光後,竟然已經大幅提升人們對比賽關注程度。今年超級盃參賽球隊分別是肯薩斯酋長與舊金山四九人,兩者都欠缺票房魅力,結果卻創下一億兩千萬收視人口的驚人收視新紀錄,泰勒斯效應是重要原因。然而右翼勢力各種攻擊也隨之而來,除了前述言論以外,還有版本是更具體的橋段,像「美式足球聯盟已經跟民主黨宣傳機器安排好了,肯薩斯酋長將一路贏球奪下超級盃,凱爾西會馬上跟泰勒斯求婚,然後一起在電視轉播上替拜登助選」。 泰勒斯四年前大選表態支持拜登,凱爾西曾經聲援非裔隊友跪膝抗議,又替輝瑞藥廠拍過新冠肺炎疫苗廣告,從此就變成右翼敵人了。 以上論述如此荒謬,一定是來自地下網路,甚至是敵對國家認知作戰吧?問題就在於並非如此,它們分別來自福斯電視新聞主持人、美國第一新聞網主播、共和黨聯邦眾議院參選人,甚至還有畢業自耶魯與哈佛大學,曾參加共和黨內總統初選的印度裔企業家拉馬斯瓦米。 為何具備高聲量或高學歷的人會散布無稽之談呢?應該是網路時代造成的鬧劇吧。只要能夠維持聲量,不管暴紅或暴黑總會有人支持,而且三人就能成虎,再荒謬的事情多轉傳幾次,久而久之就真假難辨了,連倡議地球是平的都沒問題。有政治學者對此做過研究,結論是陰謀論的影響力在不相信主流媒體的保守派身上特別顯著,這也難怪有心者會樂意讓謠言傳開,藉此收割更多支持。同樣劇情,正在世界各地持續...

聯合報名人堂:<職業球場帶來城市新氣象>

「你知道嗎?棒球其實是個簡單遊戲,就是投球、接球、打擊而已。有時候你會贏,有時候你會輸;有時候,那會是一個下雨天。」 這是電影「百萬金臂」裡,飾演老捕手的凱文科斯納跟迷惘新人投手說的一段話。棒球世界充滿人生隱喻,在難免出現的失意時刻,這段話很能夠帶來安慰。運動畫刊將「百萬金臂」譽為史上最佳運動電影,甚至超過拳王洛基系列,可見其重要地位。 電影英文原名是「公牛德罕」,用北卡州德罕市小聯盟公牛隊當故事背景,後來每次經過此地,都會到球場看看。不管是球場入口的劇中人物球衣,或是外野巨大的公牛看板,都會帶來像是走入場景的親切感。 前幾天再到北卡一趟,公牛球場更是讓人驚豔了。德罕市鄰近北卡州立大學、北卡大與杜克大學,屬於「三角研究園」,而公牛球場就在市中心,是「美國菸草總部園區」最重要地標。菸草原本是北卡經濟命脈,美國曾有八成香菸從這裡出產,全球外銷更是驚人,公牛隊在百年前原名甚至就是「菸草人隊」。不過,此地工廠已經停工幾十年了,近幾年發展成住商綜合開發區,並且留下整理過後的歷史建築,跟北市松菸文創有異曲同工之妙。 菸草總部園區目前有亞洲消費者喜歡的天然保養品牌小蜜蜂爺爺進駐,臉書母公司亦有辦公室供研究團隊使用。園區除了棒球場外還有表演藝術中心,雖然都市更新計畫仍在進行中,卻已經成為房地產投資搶手標的。 在美國,以球場為都市改造基點例子非常多,華盛頓國民隊讓原本破舊危險的東南區變成黃金地段,亞特蘭大用勇士隊新球場開發原本人口較少的西北區域;而迫切需要觀光收入的丹佛市與賭城拉斯維加斯,更是藉著職業運動球場帶來人潮。 丹佛在美國西部,距離其他大城市至少十小時以上車程,旅客通常要刻意安排旅遊計畫才會抵達。除了冬季滑雪以外,丹佛最吸引觀光客的就是市中心的洛磯棒球場、職籃金塊隊與冰球雪崩隊共用的波爾球場,還有美式足球野馬隊的里高球場,三座場館距離不到五分鐘,每年不但帶來高額觀光產值,連帶支持的就業人口與居住需求,讓此地持續成為美國發展最快區域。 丹佛金塊是去年NBA職籃冠軍,光是總冠軍系列戰,就能為城市直接帶進兩千五百萬美元收益;二○二一年明星賽雖然仍在疫情期間,亦帶來類似經濟效應。此外,職業場館還可供演唱會使用,像去年天后泰勒斯在里高球場舉辦兩場滿場演唱,以生產毛額來估計,丹佛總共因此增加一億四千萬美元。 台北市大巨蛋體育場在延宕許久後,終於完工啟用。這場孵了三十多年的夢想,是否也能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