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021的文章

聯合報名人堂:<作弊究竟是誰的錯?>

旅美小聯盟投手鄧愷威在五月卅日比賽時,因為裁判發現手套上有異物,被立即驅逐出場,六月初再被聯盟處分禁賽十場,是台灣球員在美國職棒首次被正式禁賽。本球季開始前,聯盟就宣告將嚴查選手作弊,這次跟鄧愷威同時被罰有另外三名小聯盟投手,算是正式行動的開端。 所謂異物,或是原文直譯「外部物質」,是投手投球前偷偷在手上塗抹的東西。這類物質經常是數個球場慣用品的組合,像打者用來處理球棒的松焦油與砂紙、投手可以合法使用的松香止滑粉、健身房裡的重訓膠,甚至連高係數透明防曬油也包括在內。投手各自找到習慣配方以後,把混合物藏在手套、帽沿、制服,或是手臂等處,需要增加黏性時就可以即時塗抹。 如此作弊方式行之有年,只是現在才真正開始被注意。去年賽揚獎得主鮑爾早在三年前就指控投手進太空人隊球路轉速都大幅提升一定有鬼,而聯盟並沒有任何處分動作,素有球場科學家之稱的鮑爾只好自己找到神秘方法增加轉速,成績也更上一層樓。有趣的是聯盟從上周開始執行監管,包括鮑爾在內好幾個強投都突然出現數值衰退現象。 其實早在二○一七年,紅雀隊投手一記黏在鐵捕莫里納護具的暴投球就是疑似作弊現行證據,當時聯盟卻毫無反應。這幾年在高速攝影機與進階數據檢視之下,越來越嚴重的情節變得更無所遁形,因此官方只好重新整頓。這一切就跟昔日禁藥年代一般,聯盟放任作弊太久,誠實球員成為受害者,想要生存最好同流合汙。 就跟違規搶打疫苗沒什麼不一樣。 民眾作弊打疫苗不是因為疫苗不夠,而是規定不周延與執行不公平。美國疫苗從大規模施打之後,從來沒有供給不足的問題,可是搶打風潮並沒有因此不同。在開放初期,各州都頒布依照風險與接觸率調整的施打順序,不過許多接種場所都不會要求任何身份證明。換句話說,如果民眾想要提早打到疫苗,只需要找到不檢查文件的地方,其他都是自由心證而已。 在華人討論區就曾經有人諷刺地說,「從來不知道竟然有這麼多務農或是擔任大眾運輸司機,順位那麼前面的朋友」,可是試想住在估計兩成以上居民感染的紐約或洛杉磯,疫苗跟鐵達尼號救生艇一樣是生存問題,在規定不被嚴謹執行,作弊很容易的情況下,誠實等待順位並不是容易的良心選擇。 民眾作弊打疫苗不是因為疫苗不夠,倘若疫苗夠了,倒也不是太大問題,反正很快所有想打的人都會排到,然而對於美國以外大多數地區來說,疫苗在短期仍將持續不足,公平法治就變得很重要。中央與地方政府不能放任插隊作弊,因為保護認真守法民眾,...

遠見華人精英論壇:<隔離沒有帶來奇蹟,然後呢?>

去年4月,中華職棒成為地球唯一順利進行賽事的職業運動聯盟;轉眼過了一年多,中華職棒跟印度板球超級聯賽一樣,變成了地球僅存少數因為肺炎疫情停賽的職業運動聯盟。 對於生活在海外的台灣人來說,眼前台灣歷程都是去年生活的翻版,這一切彷彿時光倒轉,看來讓人不免心酸。除去疫苗取得不易的現實不談,這一年來眾人稱頌的超前布署在疫情爆發後顯得捉襟見肘,不僅專職病房數量不敷使用,檢測量能更是低落,面對疫情的諸多措施也像盲人摸象,似乎跟世界絕緣許久,這十幾個月來其他國家的經驗完全跟自己無關。 舉例來說,台灣在社區感染開始以後,仍然沒有特別保護脆弱的長照機構,其實在美國疫情開始第一個月,就在西雅圖有數十名老人因此死亡的案例;此外,移工生活環境造成防疫困難,是目前大規模感染的新來源,然而那也不是獨特模式,鄰近的新加坡就經歷過完全相同的事情。前車留下不少清晰之鑑,我們卻一個個窟窿依序不漏地掉進去。當然,往好處想,雖然台灣正走著其他國家走過的路,等待疫苗時間卻不會如此漫長,現在只需要別人一半的耐性就夠了。此外,目前感染人數在控制當中,連最高峰都沒有上個月大阪東京那麼嚴重。 不論如何,「兩個星期讓全世界看見台灣奇蹟」的夢想破滅了,防疫還是要回到現實。在此刻,這些日子地球將近兩億案例帶來的研究與經驗,台灣沒有再忽略的本錢。像核酸檢驗量能到現在還比不上人口差不多的尼泊爾,更遑論歐美先進地區了,這是所有國家都知道的第一線防疫武器,之前政府準備得不夠,現在更要加速趕上。 美國去年之所以能夠讓職業運動復賽,就是因為有大規模檢測能力,球員每隔幾天就做一次病毒測試,讓大規模群聚感染不再發生。事實上不用說職業聯盟,光是大學都可以規定學生每週做一次核酸檢測,完全是台灣現在完全無法想像的規模。 除此之外,台灣還需要接受的,是要讓科學領導防疫,而不是民粹與想像。疫情不但本身帶來威脅,連帶造成的壓力也嚴重挑戰每個人的身心健康。疫情聽來再可怕,再過幾個月,真正染疫甚或重症者仍只會是極小部分人口,因為隔離而出現心理症狀的人卻不會是少數。 因此,防疫需要畫對重點,低風險事項諸如在家裡吃外賣食物、或是單獨在住家附近戶外運動等等,政府需要參考國外經驗適度鼓勵,不能放任媒體渲染危機感。舉食物與戶外環境這兩件事情為例,就算台灣不相信別人的科學,自己也有充分疫調可供研究,應該能夠清楚發現要民眾微波讓食物過熟再吃與禁止戶外活動都不是合理要...

聯合報名人堂:<疫苗帶來的重新開幕日>

美國大聯盟職棒今年在四月一日舉行開幕儀式,不過從六月起,不少球隊用盛大活動慶祝著一個前所未有的日子:「重新開幕日」。這些球隊所在城市疫情已經降溫,達成州政府解封目標,準備除去觀眾入場人數限制,恢復銷售所有球場座位。 這對受肺炎病毒肆虐的美國來說,無疑是個重大里程碑。 去年大聯盟只進行不到四成比賽,一直到季後賽才准許少數球迷觀戰,讓聯盟與球團遭遇重大虧損。可是在全美數十萬人染疫身亡情況下,這些限制當然都是必需的。試想光是在人口一千萬左右的洛杉磯郡就有一百多萬人確診,二萬多人喪命,先進都市卻經歷如此慘狀,因此不僅職業運動,更具指標意義的迪士尼樂園也關門好久。 這一切在疫苗注射普及後終於改變了,此刻全美國不少藥妝店與量販店有三大廠牌現貨免預約提供注射,所有成本皆由政府或保險埋單,就算沒長住資格的外國人亦無須費用,還有各式各樣抽獎活動可以參加。在拜登政府全力推動下,美國注射第一劑人數剛突破全人口一半,六成以上成人完成第一劑,甚至連十二到十八歲兒童都有四分之一達標。 再以洛杉磯為例,長達數月高峰期每日平均確診人數超過一萬,拜疫苗之賜,現在只剩下兩百人左右。去年世界大賽冠軍道奇隊將於六月十五日開放五萬六千名球迷進場,並且在當天贈送全場觀眾內野手透納的搖頭娃娃,這位明星選手在去年總冠軍戰染疫,還因為違反自主隔離規定引起爭議,這個「重新開幕日」果真有把所有不愉快置諸腦後的意味。 其實以人口比率來說,洛杉磯與許多其他有球隊的北美城市單日確診人數仍然高過台灣。不過除了疫苗以外,單純就戶外空間開放說起,最近幾個月就有幾項用職業運動比賽現場球迷數量與病毒擴散程度相關性之調查,大部分研究結論都指出影響有限;同樣地,美國疾病管制局認為戶外病毒傳播僅占染疫情況微小部分,也是讓球場與類似空間順利開放的理由之一。而在開放之後,有些球隊會規畫出疫苗區跟非疫苗區,或是提供現場接種換贈品的服務,這些活動都對推廣疫苗有不少助益。 然而,加速開放是否會再讓疫情升溫呢?目前現實情況是除了戶外口罩規定解除、大型集會人數放寬以外,美國民眾報復性旅遊已經讓機場變得擁擠,熱門班機一位難求,旅館價格亦水漲船高,尤其前幾天是陣亡將士紀念日長周末,各地度假人潮宛如昔日。換句話說,美國本土正在用整個社會進行規模空前的傳染病學實驗,疫苗到底能不能讓人們恢復正常生活,再過幾周就能見真章。 而這項實驗的結果,無疑將是關於每個人未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