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這裡賣啤酒的攤位,只有四種選擇: 百威啤酒 百威白金淡啤酒 Shock Top 比利時小麥啤酒 Shock Top 青蘋果小麥啤酒 看起來至少還有兩個品牌,不過其實只有一個。 Shock Top 在台灣沒有進口,它是百威母集團 【安海斯.布希 】 旗下的產品之一,輕淡加上果香的口味,主攻的是不喜歡傳統啤酒味道的消費者,夏天一向是這類啤酒的旺季。我們所在的地方,是在華盛頓 DC 市郊,距離球場七千五百公里的世足賽派對...隔了將近半個地球,百威身為世界盃唯一酒類產品的贊助商,獨家的權利無遠弗屆。 數千人的派對場合,一家啤酒的選擇,這樣的畫面放大千萬倍,就是百威啤酒在世足賽買到的勝利。國際足球總會 (FIFA) 把合作廠商分成三級,分別是夥伴 (Partners) ,贊助商 (Sponsors) ,還有支持者 (Supporters) ,百威啤酒屬於其中的第二級,贊助金大約在三億到十億台幣之間,換來的是許多專賣的權力。在巴西的球場裡,百威啤酒跟同一集團的巴西啤酒 Brahma ,是僅有的選擇,而遠處的活動,像是前述的派對,只要有國際足球總會的旗徽出現,也是百威集團的天下。如此的行銷似乎頗具效力,根據英國【行銷】雜誌的報導,四年前南非的世界杯,讓百威啤酒在英國的銷售量上昇三成。 聽起來是很完美的合作關係,「非營利」的國際足球總會拿到廠商的贊助金,贊助廠商換來銷售的成長,從此一起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現實卻不是這麼簡單。當代金錢戰場銀貨兩迄的過程,在全球化之後,跟在地制度跟文化的衝突更形激烈。就從本屆世界杯說起,巴西從2003年開始就禁止在足球場販賣啤酒,這項法律的起源當然是來自南美洲球場層出不窮的嚴重暴力事件,可是國際足球總會秘書長在2012年初對巴西政府寄出最後通牒,他說,「酒精飲料是世界杯的一部分,所以球場會有啤酒。如果我聽起來有點自大那也只好抱歉了,這件事情沒有談判的空間。」幾個月之後,巴西總統在衛生部長跟數位閣員的反對下,還是簽署了國會特別通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