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中時觀念平台: <廉價的正義>

 
時報題:【網路正義 盲目又健忘】

正如電影《社群網戰》在金球獎的大放異彩,去年也是臉書蓬勃發展的一年。地球上每十三個人就有一個有自己的臉書,而每一天都至少有其中一半的人登入。根據調查,美國年輕的臉書用戶群當中,將近一半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查看臉書上的更新訊息,他們之中的大部分,更是連床都還沒離開,就已經用自己的手機上了臉書。

喜劇女星蒂娜‧菲在頒發最佳劇本獎的時候這樣介紹《社群網戰》這部電影:「這是關於社群網路的真實故事。是啊,我們就是這樣失去跟別人一對一溝通的基本能力。」這樣的現象不只在美國,在台灣也是一樣快速蔓延。前年大家忙著趕潮流在臉書上開農場,去年這個平台已經變成人們交換照片、各式訊息,還有新聞的首選之一。臉書加上微博、推特和噗浪,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

美式足球的季後賽在上個星期展開,這是在美國最受歡迎的職業運動,臉書也變成球迷之間的戰場。敵對球迷之間的對話現在變得方便多了,以往得在別人耳邊嘶吼的垃圾話,現在鍵盤敲打幾下,愛看不愛看的臉書朋友們都強迫中獎。這些來來往往的訕笑還是戲謔居多,畢竟就算鋼鐵人隊擊敗烏鴉,巴爾的摩球迷也還可以安慰自己明年再來。可是茶黨保守派跟民主黨自由派之間的互相攻擊就完全不同了,台灣的民眾應該可以想像雙方針鋒相對的程度,大概就是藍綠之間的差別。

如果說這些新興社群網站只是讓對政治狂熱的傢伙看網路氣得頭昏腦脹,那也還好,可是受害者不僅於此。現在社群網站在台灣,已經變成集體霸凌的平台,你我,經常就是加害者。太多人在彈指之間,藉著從各式媒體得來的片面印象,對陌生人的行為施以正義之劍。鋒起頭落,鄭大為變成全民公敵,韓國人變成台灣世仇,我們只需要鍵盤敲兩下,自我的感覺就十分良好。

這種網路正義是廉價的。昔日雷震反對蔣介石連任、柏楊大戰三作牌、甚至是馮光遠嘲諷犀牛皮,他們堅信的正義,可能給自己帶來莫大的災難。那個年代的正義言論來自個人或是小眾,對抗的是黨政機器,自然是危如纍卵,相較之下,現在毫無風險對價的網路正義,大眾對陌生人吐的口水來自團購,根本不需要甚麼勇氣。然而,網路正義所到之處,祖宗八代片甲不留,任何兵器卻都望塵莫及。更可怕的是,時間過了,當社會響起對先前不理智的省思,大家卻可以很輕易地忘記自己也曾經揮舞網路正義的大旗,這樣才方便檢討別人的瘋狂。

在這個時候,村上春樹在耶路撒冷所說的一段話,更值得我們省思─「在高而堅固的牆壁與雞蛋之間,我永遠選擇站在雞蛋那邊。是的,不管牆壁看起來有多麼正確,而雞蛋有多麼錯,我將站在雞蛋那邊。」

下次,你的選擇是甚麼?
 

留言

姜天陽寫道…
很慚愧,不太明瞭作者引申高而堅固的牆壁是指什麼? 盲目又健忘的網路正義嗎?
方祖涵寫道…
對我來說,任何倚強凌弱的團體,都是高而堅固的牆壁。在這裡的確是指自己為正義的網路力量。

其實,大部分的霸凌,都以為自己是正義的化身--「那個娘娘腔看起來欠揍/他走路看起來很搖擺/那個賣國求榮又瞎眼的裁判,讓我們給他一個教訓」,這樣的填空有很多種,可是都是一樣,人多欺負人少,倒楣的受害者就像雞蛋一樣,一下就被壓垮了。

村上的這段話,在西方社會聽起來很刺耳。民主社會,就是人多欺負人少,所以有些人認為這是反民主的。也有很多人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真理,大多數人認同的事情,自然就是真理,所以對村上的說法不置可否。

不管怎樣,我是一個愚蠢固執的獅子座,我相信是非對錯永遠沒有這麼容易看清,所以一向選擇站在雞蛋那邊。所以我同情鄭大為。所以在西方社會在奧運前找藉口譴責中國的時候,我同情中國。所以台灣人由於跆拳道場上的爭執,因為民族主義發狂的時候,我同情在台灣的韓國人。

謝謝你的問題,也謝謝你花了時間找到這裡,還註冊了一個新的帳戶。
姜天陽寫道…
瞭解了,由您的文章才有機會接觸村上這段讓人動容的演講.由您的回函可以瞭解之間的連結. 謝謝您!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惡夢

  我一直到一兩年前才不再每個月都夢到我在永和國中的導師。 他是一個個頭矮小,卻殘暴異常的兇狠角色。在體罰還是合法的年代裡,他很適度地扮演了那個時代的極端。我基本上來說不是一個會惹麻煩的學生,在依照模擬考成績排的座位裡,通常都可以分到安全區域的前一兩行。可是,不管是偶爾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嚴重處罰--像是考試作弊被抓到,或是每天數次在公眾刑場見到的殘暴行徑,都變成後來需要很努力埋葬的記憶的一部分。 考試作弊是必需的,我甚至還需要跟其他功課不錯,負責掌管主要科目測驗卷的同學交換答案卷,我的國文,數學的謝寧,地理的黃國政,理化的陳柏宇(有趣的是一番填鴨以後上了建中,我卻怎樣也記不起大部分建中同學的名字),甚至是大家都用來捉狹的管英文的娘娘腔同學,都是這個小型經濟圈的一部分。我們需要以物易物,因為只有先知道答案,才能夠達到滿分,也就是不被體罰的安全線。嘗試扮演成人的我們,有時候也會把答案卷像是施捨一般賣給一般大眾,換來的是現在想起來少到不可思議的金錢,還有淺嚐即止的,用低劣的手段輕鬆掌握別人命運的權力感。 作弊被抓到的最嚴重一次,導師像瘋了一般用藤條抽打我的手指。他的體罰是職業化的,要讓學生痛,該打的是手指而不是手心,是小腿而不是屁股。雖然,他也可以抽打學生屁股到坐在椅子上會痛徹心肺的程度。有時候手邊沒有籐條,趕時間的他直接用指節在學生後腦來個爆栗也夠嚇人。那天,被狂鞭一陣的我回到座位上,兩隻手變成青紫色,指節間的淤血讓我連手也合不起來。更痛的是回家以後,因為隔天的作業還是要交,所以我偷偷找了媽媽的針線包,把淤血塊逐著挑開,才能夠握筆寫作業的過程。 一直到上了高中,大學,短暫而奇幻式的軍旅,出國念書,工作,我還是會每隔幾天,在夢中回到國中導師的講台。「方祖涵,你數學考八分!」他驚喜地說,像是終於抓到跟蹤許久的疑犯的警察,下意識地舔了舔自己的嘴唇,難掩對即將展開的私刑的興奮。考八分的那天我似乎是生病發燒,不過前一晚的確是貪玩沒有念書,而這一次貪玩的下場,是之後將近二十年的,怎樣也關不掉的重播畫面。 一兩年前的一個晚上,呂學燕先生又回到我的夢裡。他已經變成我生活的一部分,跟後來在不同階段喜歡的女人們,輪流而毫無創意地填滿我失去主觀意識之後的夜晚。跟之前夢境不同的是,這次站在講台上等著被處罰的並不是我。 我從門外看著他,狠狠地盯著他的眼睛(從來不敢如此,就算在夢中)。教室裡同學們跟...

聯合報名人堂:<巴黎奧運的平權起點>

巴黎奧運即將成為奧運史上,首屆男女參賽者數量相等的一屆,在七月下旬開始的比賽,會有男女各五千兩百五十名選手登場獻技。 三年前東京奧運女性運動員占百分之四十八,此屆終於提升至五成,無疑是平權運動重大里程碑。除了象徵性宣示,這個數字對新世代女性來說,會是投入運動競技的重大鼓勵,讓更多的女性和女孩參與體育運動。增加女性運動員能見度,可以挑戰刻板印象,並帶來更多正面的榜樣作用。 此外,給女性運動員公平機會,也可望促進體育領域性別平等政策。從公共政策角度來看,各國政府可能因此用積極措施提供兩性相同資源,也是值得期待的正面效應。 有趣的是,此項平權里程碑,台灣倘若較為無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從十二年前倫敦奧運起,雖然女性選手不是代表團多數,卻總是獲得最多獎牌。近年奪牌項目包括舉重、射箭、跆拳道、空手道、拳擊、羽球,每一項都曾經讓國人感到興奮與驕傲。 不過,宣示意味十足的平等數字,只是里程碑,而非終點站。 儘管男女選手一樣多,國際奧林匹克協會大多數要職皆由男性掌握,董事會成員女性也僅占三分之一。在巴黎奧運裡,六成技術人員是男性,雖然女性人員比東京奧運成長不少,仍然是相對少數。 同樣地,雖然台灣女性選手奪牌人數眾多,卻反映出另一種現實。長期以來,女性要靠運動謀生,最有效模式就是在大型賽事奪牌。台灣有全世界數一數二的獎金額度,得到獎牌就有收入,也曾有選手因此鋌而走險使用禁藥,損害個人健康與聲譽。 男女運動員人數相等是一個顯著成就,但評估真正的性別平等,需要超越數字。資源獲取、訓練設施、教練、贊助和媒體關注度等因素,在實現完全平等這件事上,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資源掌握上,台灣跟國際奧會一樣,傳統以男性為主;如果拿大專校院體育運動相關科系教師人數當作衡量標準,男女相差甚至是二比一。在男性主掌的運動環境裡,女性要出頭已是難事,還造成不少性別霸凌與侵犯憾事。台灣媒體報導女性運動員時,經常用外貌當作重點,也是不公平的性別差異。 事實上,近年來已經有不少女性運動員獲得比男性更高的關注度。像美國女子足球代表隊、網球場上的威廉絲姊妹,以及剛轉職業的籃球選手凱特琳.克拉克,都是絕佳例子。進軍巴黎的台灣代表隊,將是包括戴資穎、謝淑薇、詹詠然等數位台灣女性好手的奧運告別作。除了希望每一位參賽選手都能獲得相同掌聲,享受賽事、盡情發揮以外,也更深切期待性別平權藉此繼續前進。 希望在不久後的未來,每一位運動員...

獨立評論@天下:<不再寧靜的高爾夫球場>

「Baba Booey」是最近幾年來,職業高爾夫比賽時最常聽到的人名。在老虎伍茲長期因傷不振,其他球員青黃不接的尷尬期,球場上此起彼落的「Baba Booey」吶喊,取代「Go Tiger!」,變成球賽的新焦點。並不是所有球員都喜歡這個轉變。英格蘭球員伊恩.波爾特(Ian Poulter)在推特上說,高爾夫聯盟應該准許球員用電擊槍攻擊吶喊的觀眾;資深美國球員吉姆.佛瑞克(Jim Furyk)遇到類...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