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府雷根機場餐廳吃早餐,聽見鄰近登機門響起此起彼落的掌聲,聽起來像是有什麼熱鬧的事情。因為好奇,我們就提前結帳,往聲音傳來地方走去,結果看到的景象還蠻感人的。原來這是一個榮譽航行(Honor Flight)航班剛降落,人們正在為乘客拍手打氣。
圖/美國民眾對軍人總是保持很高的敬意。圖片由方祖涵提供
什麼是榮譽航行呢?這些乘客幾乎都是高齡長者,有些人穿著制服,有些帶著徽章,也有不少需要別人攙扶著,他們是曾經為美國在戰爭中效力過的軍人,現在搭上同一架班機飛抵首都華盛頓,進行單日行程的拜訪活動。
當這些班機降落華府機場,工作人員會在登機門外廣播通知,然後有興趣與時間參與的其他班機乘客就可以聚集在門口,替他們鼓掌致意,有時候甚至會有學校樂隊歡迎。
在華盛頓市區有好幾個戰爭紀念碑,像是越戰、韓戰,二次世界大戰等,都是遊客經常拜訪的景點,而那些地方正是榮譽航行活動的重點。
在網站上可以看到舉辦此項活動的初衷,是希望這些老兵能夠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國家為他們昔日貢獻留下的紀念。從班機、巴士交通,還有當日的飲食安排,都是由公益組織買單。
當人數夠多的時候,公益組織會包下整班飛機,如果人數不夠的話,還是會把參加的人放在同一架班機裡,畢竟在機場受群眾列隊歡迎,是整段旅程很重要的環節。
圖/有些人穿著制服,有些帶著徽章,也有不少需要別人攙扶著,他們是曾經為美國在戰爭中效力過的軍人。圖片由方祖涵提供
美國現役軍人比頭等艙客人順位更優先
美國民眾對軍人總是保持很高的敬意,像是在機場登機時,現役軍人甚至比頭等艙客人順位還要優先,對退役將士的禮遇也就不意外了。
每回榮譽航行航班抵達,總會讓登機門擠滿自動參與鼓勵的旅客,也不會有人敢有通行不便之類的抱怨。其實如果不是包機,對同一班飛機乘客來說,因為需要輪椅的老兵不少,時間難免會受到延誤,我也曾經搭過有榮譽航行活動的飛機,感覺大家還蠻能夠體諒的。
「在有生之年,親眼看到國家為自己樹立的紀念碑」,想起來的確是蠻讓人感動的。戰爭永遠是殘酷的,他們犧牲了同胞、朋友、健康,或者至少是青春,換來的就只剩下這些紀念碑而已。
舉辦這些活動的公益組織,都是需要仰賴民眾捐款跟志工服務才能維持。跟台灣不同的地方,是因為這些組織是在501(c)3法條規範下成立,享有免稅優惠,所以財報都是完全公開的。
像我們那天在雷根機場遇到的榮譽航行班機,來自佛州南部,是由當地榮譽航行組織負責的,他們總部位於普蘭德得軒市,總資產是31萬330美元,而今年收入則是7萬3195美元。這些資料公眾都可以隨時查詢取得,大幅降低其中可能人為不臧的機會。
話說回來,相對起美國公益組織清楚到1塊錢程度的公開財報,台灣有什麼理由做不到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