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票房大作《珍珠港》電影上映時,大導演麥可.貝帶著眾明星在全球巡迴宣傳。
這部電影既然是場景壯觀的戰爭片,製作費用當然十分驚人,片中也是巨星雲集,像拿過奧斯卡獎的班.艾佛列克與強.沃特,以及人氣十足的亞歷.鮑德溫、喬許.哈奈特、小古巴.古汀等等,在記者會提到選角原因時,麥可.貝侃侃道來這些男星的經歷與條件,認為他們是飾演各自角色的最佳人遠。
不過,當他提到女主角凱特.貝琴薩,說法就很耐人尋味了。他說選擇凱特是因為她長得不算漂亮,不會帶給女性觀眾壓迫感。前幾天凱特.貝琴薩上廣播節目,在訪問裡提到當年的經歷,雖然已經過了20年,那個說法還是留下受傷的回憶。
女性觀眾不能接受漂亮女主角?
姑且不論凱特.貝琴薩在觀眾眼中算不算美麗,被放進一部電影的原因不是演技或經驗,而是長得不夠好看,對任何演員來說都很難接受吧。而且,為什麼導演認為女性觀眾不能夠接受漂亮女主角呢?這樣的觀點,現在看來也有點性別偏見。
圖/導演認為女性觀眾不能夠接受漂亮女主角,其中隱含著性別偏見,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pexels
結果《珍珠港》並不算成功,甚至被金酸莓獎提名為年度最爛影片。雖然如此,凱特.貝琴薩說她很喜歡麥可.貝,並且相信20年來他的觀念應該也進步了。
主演很多賣座電影的凱特.貝琴薩雖然平常不太出鋒頭,其實是個非常聰明的演員,進入電影圈前是在英國最知名的牛津大學主修俄羅斯文學,而且根據她母親的說法,有超過150的智商,能夠在電影圈成功不只因為長相,更絕對不是因為長得不夠好看。
社會不停地進步,對於各種傷害與歧視的界線也不停地在改變。過去可以被接受的說法與想法,現在回顧起來,或許已經無法接受時間的考驗。因此,就算我們無法帶領世界前進的腳步,至少也要能夠跟隨其他人一起成長,不要讓自己變成種族、宗教、性別、性向、外表、體型偏見的加害者。
事實上,雖然可以被接受的界線一直在改變,偏見與歧視會造成的傷害是一直存在的,以凱特.貝琴薩為例,導演的言詞20年前或許沒什麼關係,現在聽來變成難以理解,然而,同樣的話對當事者不管是在20年前說,還是等到現在才說,傷害的程度並沒有不同。
怎麼可以不尊重女性的專業
訪問凱特.貝琴薩的是年輕時候以低俗聞名的霍華.史登,他現在變成熱愛動物的進步人士,在談話裡對她的經歷非常同情與憤怒。不過在同一週節目裡,他還是忍不住追問來電談論防疫的女醫生身高三圍,連工作夥伴都不禁質問他怎麼可以不尊重女性的專業。
「對耶,我討厭像我一樣的人」,他說。
雖然聽來有點諷刺,然而,每個人或多或少其實都是如此,難免有時再犯過去習慣的錯誤,而且容易忽略自己造成的傷害。這更是我們需要隨時自省的原因,畢竟沒有人希望被歧視,要改變這一切,只能從自己開始做起。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