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1的文章

聯合報名人堂:<讓球迷夢幻成真的比賽>

看著洋基與白襪兩隊球員並肩從玉米田魚貫走出,「這是天堂嗎?」凱文.柯斯納問現場觀眾卅二年前電影裡同一個問題,想必有不少球迷在螢幕前濕了眼眶。「夢幻成真」原本就是史上最具實質影響力棒球電影,八月初這場夢幻賽又再把涵義傳遞到新世代,無疑是職棒大聯盟近年來最成功操作。 從收視率調查來看,北美五百九十萬收視人口是二○○五年來最多人在電視機前觀看的季賽,由福斯運動網路隨選播放網路用戶亦創下新高;而在亞馬遜網站,「夢幻成真」又登上熱銷排行榜,顯然是來自因為球賽重溫電影的人潮。 這正是運動與文化結合之奧妙,「夢幻成真」改編自小說家金塞拉於一九八二年完成的短篇,他原本就經常用棒球隱喻人生,雖然在加拿大出生,卻非常喜歡美國職棒,對個中歷史也非常熟悉,才能把一九一九年黑襪事件與球員「無鞋喬」故事說得活靈活現。 電影裡最常被引用部分是主角雷.金塞拉(作者把自己姓氏放進作品裡,亦是敘事似真似假的一部分)不斷在耳邊聽到的「你建好了,他就會來」(if you build it, he will come),這句話後來在美國社會造成長久與深遠影響,也是來自金塞拉小說。此外,原著故事還有一些因為篇幅沒有被放進電影的巧思,像主角跟名作家沙林傑巧遇,就是向重磅巨作「麥田捕手」致意。 除了文學以外,球迷看這場球賽轉播時,聽見賽前背景音樂應該就會喚醒深層記憶連結,想到電影場景,還有卅多年來為夢想,或是生活經歷的一切。詹姆斯.霍納為電影創作音樂時才廿多歲,才華卻早已令人稱羨,「夢幻成真」共獲三項奧斯卡提名,最佳原著音樂即是其中一項,而霍納再過幾年終於拿到兩座奧斯卡獎,來自大家更耳熟能詳的「鐵達尼號」。然而歲月不免帶來遺憾,金塞拉與霍納已經在五、六年前相繼離世。 因為電影,「你建好了,他就會來」精神深植美國文化與教育裡,是說人們該堅持信念先做再說,冒著房子查封風險在玉米田蓋球場也沒關係。這股勇氣讓許多人咬牙跳出舒適圈,更經常被引用在新創企業裡,不少成功案例應該都要感謝這部電影才對。 不過當然不是所有東西建好都有人來,否則就不會到處都有蚊子館了。五六年級生對原本在西門町圓環的淘兒唱片行都會有印象,這家曾是昔日文青最愛的全球連鎖店,現在倒閉快要廿年了。後來在紀錄片裡,集團老闆承認當年沒有做市場分析與市場規畫,太過迅速擴張所以導致破產。「你建好了,他就會來,不是嗎?」—過了這麼多年,老闆已經能夠自嘲自己很蠢,相信了...

聯合報名人堂:<病毒與子彈之間的選擇>

前幾天國民隊跟教士隊在華府比賽,因為傳出槍聲而中止了。我們正在到紐約路上,本來並不知道這件事,是女兒傳簡訊來說跟同學現在躲在球場附近公寓裡,晚點會有朋友接她們回學校,才知道原來她在球場看球。槍聲響起後,全場觀眾驚慌逃離球場,球員也衝上看台保護到場家人,當下景象非常慌亂緊張。 這並不是第一次收到類似簡訊。三年多前我在舊金山,收到四千五百公里外女兒傳訊息給全家:「我們學校被封閉,有槍擊警告。現在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很多持槍警察在門外。」儘管可能是孩子最後一封簡訊,我們心裡都很著急,卻沒有任何地方幫得上忙。擔心太多簡訊會造成危險,全家都只能簡短回信,告訴女兒我們有多愛她。雖然後來沒事了,那幾個小時每個人心都懸在胸口,現在回想起來,仍舊感到泫然欲泣。 其實算是滿常遇到這種事情,與其說是運氣,不如說美國大型槍擊案件已經頻繁走進日常生活裡。上個月到德州奧斯汀出差,在我們抵達兩周前,十九歲嫌犯在住宿旅館附近鬧區開槍打死一人,十多人受傷;幾周前在布魯克林米其林一星牛排館彼得.路格戶外座位用餐,窗台彈痕清晰可見,畢竟距離廿四歲嫌犯開火重傷兩人才剛過不久。不過餐廳侍者已經可以輕鬆地把案件當作趣事分享,說店裡顧客逃走前都不忘先大咬一口牛排。 在美國,唯一快速減少槍枝犯罪的方法,只有新冠肺炎而已。現在解封以後,所有事情就恢復正常了。美國家庭不需再搶酒精衛生紙,最新熱搜商品竟是子彈,因為民眾大量使用與囤積讓廠商供貨不及,近來整個西岸都陷入子彈嚴重短缺的情況。隨著民眾恢復正常生活,今年大型槍支犯罪在六月初突破三百件,遠超過前幾年早已大幅提升的進度,彷彿要趕緊把整段被關在家裡錯過的機會加倍奉還。 雖然擁槍派共和黨川普政權結束,由於槍枝問題根深柢固,全面執政的民主黨迄今尚未作出任何實質改變。在槍枝問題上,民眾對拜登政府滿意度持續下滑,最新民調已經只剩三成七。六月中白宮宣告提出槍枝改革法案,不過能否在國會通過還很難說,而且因為擁槍權利屬於憲法層級,倘若總統強行運用行政命令限制,必定會遭到擁搶團體提告,只是重複陷入各級法院攻防迴圈。 這一切最不合理的部分是其實有將近三分之二美國民眾支持更嚴格槍枝管制,普遍民意卻無法在國會被展現。面對槍枝氾濫,結果愈來愈多原本尚未擁有槍枝的家庭只好開始跨過門檻,這段時間裡深感自保需求的亞裔民眾更是其中最積極族群。 在病毒與子彈之間,究竟哪個比較難防呢?也只有在美國,民眾需...

思想坦克:<屬於一些人的,奧運開幕式的共同記憶>

  第四次迪亞馬特會戰,是楊威利跟萊因哈特第一次在戰場上交手。楊威利只是同盟軍准將,萊因哈特.馮.繆傑爾已經是率領九千兩百艘艦艇的帝國軍上將,在這場交鋒裡擔任左翼艦隊司令。萊因哈特的雪白旗艦「伯倫希爾」在迪亞馬特首度亮相,卻被僅有五艘艦艇的楊威利奇襲,一度被箝制成人質,不過還好順利出脫,後來才能建立羅嚴克拉姆王朝成為帝國皇帝…… 九十多年前法國作曲家拉威爾用同一組旋律、和聲,與節奏寫出蕩氣迴腸的《波麗露》。為什麼要受到同一組旋律的無理限制呢?其實,只因為天才洋溢的他可以。幾十年來這首曲子被無數作品引用,甚至包括電影《十全十美》知名性愛場景。不過,對於六年級七年級的銀河英雄傳迷來說,它就是動畫版的迪亞馬特會戰音樂,或者是電玩版不停迴旋的BGM──所以,當這次奧運聖火進場曲選用的《波麗露》響起時,我的心思已經回到田中芳樹奇想的星辰大海裡了。 東京奧運的開幕式,正是如此輕巧地牽動著一些人的共同記憶。        各國選手從《勇者鬥惡龍》、《太空戰士》、《音速小子》、《魔物獵人》等電玩主題曲依序登場,手上標語是漫畫對話窗的格式,是動漫世代喜歡的橋段;出身讀賣巨人的長島茂雄、王貞治,還有松井秀喜共攜聖火,串聯起日職球迷的熱血;慶祝燈光從晴空塔、淺草寺、彩虹橋依序亮起,去過東京的人必曾在這些景點留念;當然,最讓觀眾驚呼過癮的是用《超級變變變》串起的五十種比賽介紹,此系列電視節目在日本風行二十年後,於一九九七年進入臺灣市場,伴隨了不少觀眾的青春年華。 2020東京奧運開幕式用《超級變變變》串起的五十種比賽介紹。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除了流行文化,取代和平鴿的紙摺從空中飄落,讓人想起廣島隊原爆多年後終於奪冠,在紀念館飄起的紙吹雪,亦似村上春樹之前寫的「就好像幾乎遮蔽了運動場上空,飛舞著的蛾群一樣。我們為了鑑賞、頌讚那樣的肉體光輝而來到這裡」。共同記憶不完全甜美,像是不時出現的福島印記,細訴地震與核災悲劇其實不遠,而在典禮諸多橋段扮演重要角色的醫護人員,更是堂而皇之提醒大家不管身在何處,每個人都被這場疫情所困,都在疫情裡等待救援,都將帶著類似的生命經驗各自渡過疫情後的人生。 這樣的開幕式能夠讓所有人喜歡嗎?答案是否定的。奧運開始前,主辦單位接連爆發各式醜聞,日本疫苗囤積接種卻如同牛步,確診案例隨著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