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3的文章

聯合報名人堂:<愈來愈糟的球場判決?>

「派這個裁判是想要做掉熱火」、「就是要多打幾場才會賺錢」、「明星很難被判犯規」,一如往常地,NBA職業籃球季後賽在連串爭議間落幕。雖然沒有任何職業運動裁判讓球員與球迷滿意,籃球獲得批評應該是最多的。 根據運動媒體年度問卷結果,至少四分之一現役球員認為裁判問題是改善比賽首要挑戰。像湖人詹姆士仗著明星光環,不斷公開質疑比賽公平性;金州勇士隊支持者眾,從總教練到球員都經常抗議吹哨不公,這些觀點當然都外溢到球迷身上,認為裁判總是偏袒對手。 問題是,以上兩個舉例球隊,最常抱怨剛好都是互相遭遇的比賽。裁判要如何同時對雙方偏心呢?其實是不可能的。 各方對NBA裁判懷疑其來有自,畢竟它是全球主要運動聯盟當中,少數在本世紀還被證實有放水醜聞的。十六年前黑心裁判提姆.唐納吉經過聯邦調查局調查,因為牽涉賭博與黑哨,最終獲判一年三個月刑期。這段黑歷史去年拍成紀錄片上映,又再喚醒球迷記憶。 除此之外,十幾年前有好幾個公開研究,從數據指出聯盟不公平的情況。像美國全國經濟研究所認為裁判會顯著偏袒跟自己膚色相同球員,每場比賽差距超過兩分。此外,楊百翰大學經濟學系更檢視了球迷最常質疑的事情,論文以「裁判利益導向」為主題,證實判決結果對主場球隊、比賽落後球隊,還有季後賽比對手多輸兩場球隊都比較有利,前兩者尤其顯著。 不過,從亞當.席佛二O一四年接任總裁開始,提升裁判水準已經是聯盟改革重點。他們在紐澤西州斥鉅資成立即時判決挑戰中心、建立訓練與評估制度、用單一標準而非視比賽情況執行規定、大量雇用少數族裔與女性裁判、提升人員身體素質,並且公開最後兩分鐘數據,讓誤判無所遁形。 經過最近幾年努力,情況應當大有改善,各項數據看來似乎也是如此,然而球員反應與球迷輿論好像卻剛好相反,原因應該有下列幾個:首先是既得利益者反彈,比如說猶他爵士曾經長期有最多白人球員,球迷已經習慣裁判種族偏見,不再有特別待遇反而覺得不公平;同樣地,一些明星球員本來享受誤判果實,結果現在沒有就大聲吵鬧,像「魔球」作者麥可.路易士就持此項觀點。 社群媒體負面聲浪發酵與模仿效應亦造成許多問題,看著球星頻頻帶頭質疑,年輕一代將這種行為內化,從職業選手到初學者都把挑戰裁判當作日常。而且,我們身處在事實與謊言經常被刻意混淆的年代,人們彼此之間互信低落,對假消息與陰謀論反而照單全收-到現在,美國還有不少人質疑新冠肺炎是否存在,更遑論要所有人去相信曾有裁判...

聯合報名人堂:<司法以外的性平保護>

史蒂芬‧科瓦克斯(Stephen M.Kovacs)畢業於常春藤名校哥倫比亞大學,在念書時期就是風雲人物。他是西洋劍校隊隊長,三屆全美大學運動榮譽獎得主,並且是史上首位蟬聯四次大學擊劍冠軍的選手。 史蒂芬父親亞歷山大是專精環保項目律師,原本是學校老師,卻毅然從卅六歲開始在大學夜間部念法律。就跟成為律師一樣,亞歷山大卅多歲才嘗試劍術,在四十六呎擊劍場裡,他學會用智慧跟決心擊潰對手,並且將這份執著傳承給兒子。所以當史蒂芬廿二歲在哥大西洋劍隊時,雖然受阿基里斯腱斷裂重傷,仍與四十七歲父親同時嘗試挑戰奧運資格,此段勵志故事還被紐約時報用長篇專題報導。 史蒂芬從哥倫比亞畢業後成為美國西洋劍知名教練,曾經任教杜克大學,並且在紐澤西州里奇高中帶出冠軍劍隊。 然後,在教學期間,他性侵校隊數位女學生。 史蒂芬並非運動界特例,事實上,正因為類似案件眾多,美國在二O一七年通過「安全運動授權法」,讓聯邦政府與奧會共同出資成立非營利組織,專門處理運動相關性平事項。法案是在女星艾莉莎‧米蘭諾掀起#MeToo風潮一個月後快速成立,並且於隔年春天立刻開始執行。 依照安全運動授權法規定,美國安全運動中心成為專責機構,像是前述史蒂芬性侵案,就是由此單位最先受理。或許不少人會有類似疑問,既然已經有民法、刑法、又有檢調單位,為什麼還需要私人機構介入呢?像是在性平運動剛起步的台灣,不少受控者第一反應就是上法院,不管是自首還是提告,用司法解決問題不就好了? 答案其實呼之欲出,因為司法不能有效處理性平案件,幾乎所有案件都在私下無人時刻發生,受害人難有實證,更遑論在運動界或演藝界常見之權勢性侵,受控者甚至可以聲稱兩情相悅。換句話說,在雙方各執一詞時,刑法在證據確鑿前的無罪推定,民法的公然侮辱或誹謗,實質皆是保護加害者,對受害人通常只會帶來二次傷害。 相對於司法機制,安全運動中心是由法界人士藉情節作出仲裁處置,可以加速對加害者處罰,是在法律以外對受害人的保障。此單位並與司法機構緊密合作,像史蒂芬‧科瓦克斯案件爆發一個月就被體壇停職,還因為訪談過程中作偽證多加一樁重罪,去年初在監獄裡離奇死亡。 根據美國幾項不同研究數據,雖然並非所有性平案件都屬實,僅有二%至八%受控者可以算是被冤枉,其中還包括受害人不願合作調查的情況,換句話說,至少在美國,絕大多數控訴都是千真萬確。藉著性平專責機構、公司行號自律,加上輿論公審壓力,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