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7月, 2021的文章

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比金牌更重要的事情>

  「美國體操協會應該禁止西蒙.拜爾斯個人項目競賽,讓下個順位選手去參加。不拋棄隊友的體操選手需要被獎勵,如果拜爾斯不能替團隊爭取榮譽,也就沒有資格替自己比賽了。」以擁護川普聞名的美國網紅律師克雷.崔維斯針對美國體操代表隊退賽風波作了以上評論,一如預期引起許多迴響。  崔維斯這幾年在體育跟政治圈發跡,身為網紅四處掀波是賺錢生意,就算負面反應居多也無所謂,反正總會有特定族群支持,順利的話聲量流量鈔票就會接著上門。西蒙.拜爾斯是美國體操界最受矚目的選手,不少人甚至稱她是史上最佳的體操運動員,是本屆奧運熱門人物之一,不過在跳馬項目一個空中項目失常之後,意外宣告退出團體賽,結果讓美國失去金牌。 拜爾斯說她這一年來有許多心理壓力,對體操競技失去興趣,也對自己開始失去信心。其實連外人都看得出來她很不對勁,在美國NBC電視網現場轉播時,那個跳馬失誤讓電視主播都不禁驚呼出聲,因為那並不是拜爾斯正常會發生的表現。 運動競技在最高境界時通常不再只是較量體能與技術而已,心理微妙的狀態對選手成績會有很大的影響,更何況是把自己身體拋到空中挑戰地心引力的體操了,場上失誤可能導致嚴重傷害,在失去自信情況下比賽不僅是輸贏,更是生命安全的問題。 拜爾斯不是近期唯一因為心理因素退賽的球員,職業網球選手大阪直美先前亦以相同因素拒絕媒體採訪,並且退出法國網球公開賽。本屆奧運日本請大阪直美接下聖火點燃的榮銜,不過她在個人項目表現不佳,提前遭到淘汰。 《華爾街日報》對此有篇專文探討,認為疫情延賽一年,中間又不斷傳出取消風聲,整段過程對運動員身體與心理來說都是重大挑戰,尤其頂尖運動員背負必須奪牌的壓力,更是一般人難以想像。 圖/拜爾斯獲得2016年奧運會女子競技體操團體冠軍。圖片來自維基百科 年輕的拜爾斯在體操場上作出各種不可思議的精彩動作,許多人或許已經、甚或是故意忘記在她身上那永遠的傷痕──拜爾斯是美國體操前隊醫賴瑞.納薩爾性侵案最年幼的受害者。那個可惡的醫生自殺了,受害者卻需要長期背負心理的傷。 憂鬱加上奧運壓力,拜爾斯退賽並沒有被美國大眾強加責備,反而獲得同情與讚許,承認自己心理問題不但是種勇氣,也是每個人都需要學會的,對自己的積極照顧。 現在再來回顧崔維斯的批評,他說拜爾斯在奧運團體戰退賽,就像麥克.喬登如果在NBA總冠軍賽突然宣布退休一樣,是不負責任的自私行為,這不是他要教孩子的運...

聯合報名人堂:<倫敦地鐵的心靈小語>

「今晚會充滿緊張、激情,以及戲劇化表現,最關鍵大獎將在眼前揭曉,所有參賽的人都想在記分板上留下一筆,真是精采可期!」 歐洲國家盃冠軍賽前夕,乘客可以在倫敦地鐵站告示白板看到這段話,不過下面還多了點註記:「好吧,剛才說夠了『愛之島』(火辣實境約會節目)情節,有人今天會想看英國對義大利比賽嗎?」 恰到好處的英式幽默,應該會讓經過乘客莞爾一笑,而對於在社群網頁追隨告示板貼文的百萬名粉絲來說,這些短短的文字,更是伴隨大家度過眼前種種難關的重要動力。這一切是從二○一七年開始,兩位地鐵職員負責在北格林威治村站協助演唱會乘客,心血來潮在白板寫了短詩,沒想到不少路過的人拍照分享,他們就繼續寫下去了。 這四年來全世界大多數人都並不好過,英國人也不例外,除了疫情首當其衝以外,脫歐更是意想不到的挑戰。在艱困時刻裡,地鐵站告示白板的溫馨小語恰到好處地出現了。「每位你遇到的人都面臨你不知道的困難,別忘了對別人好一點」「蝴蝶看不到自己翅膀,不知道自己有多美麗,我們也是一樣」「如果連起床都是種掙扎,你卻仍然站起身來,那就已經是個鬥士了,當世界變得灰暗,當你感到虛弱疲倦,還是會找到光明的力量。」 有些文字是地鐵職員自己寫的,有些是摘錄名人佳句,貼文日復一日,喜歡的人也越來越多,甚至包括知名歌手凱蒂.派瑞與歐巴馬夫人。去年出版社把這些作品集結出書,結果立刻登上暢銷排行榜。兩位作者原本隱姓埋名,還有人稱他們是地鐵站班克西,因為就像神祕塗鴉藝術家一樣沒人知道身分。不過作品出版以後,傑瑞米.丘普拉與伊恩.雷德佩斯終於出面讓大家認識,更揭露讓人感動的背景。傑瑞米有嚴重心理障礙造成吞嚥困難,而伊恩原本是電車駕駛,二○○八年有位少女在面前跳軌自殺,讓他長期陷入憂鬱。 這些文字不只幫助乘客走出黑暗,也是作者自我療癒。「如果十二年前有人告訴我未來會跟摯友寫出一本讓人開心、甚至能拯救生命的書,那個無助與失去希望的我一定不會相信」,伊恩幾周前在白板上寫下心情,要大家也不要輕易放棄。 我一直很喜歡倫敦地鐵風景,每天早上用的咖啡杯就畫著地鐵站指示出口標誌「Way Out」,看著它會覺得好像可以試著安心,不管困難是什麼,靜下心始終能看到出口。就像伊恩跟傑瑞米在白板的這段話一樣,「或許不是明天,可是未來將會有光明時刻,你會欣慰自己活著回顧過去經歷的一切。」 在如此黑暗的時刻裡,大家更需要互相扶持。每個人經歷過去這十幾個月,心裡...

聯合報名人堂:<助攻王史塔克頓的阻攻>

「並不是肺炎病毒,而是那些做決定的傢伙告訴大家我們應該被嚇壞,必須把所有地方封鎖,民眾都要小心待在家裡。我的兒女、孫子輩相信這些東西,以為是事實,可是我做了夠多研究發現才不是真的,因此覺得很沮喪。」 五十九歲猶他爵士隊傳奇後衛約翰.史塔克頓在勸導大眾不要注射疫苗的紀錄片裡,留下這段雋永的話語。紀錄片網站不僅告訴大家疫苗是謊言、口罩完全沒有用處、保持社交距離會造成焦慮讓人體免疫力降低;而且,其實根本不需任何措施,肺炎病毒本來就會在開始兩年後自動消失,反正一切都是騙局。 史塔克頓當年跟卡爾.馬龍合作如膠似漆,雖然身材極不起眼,仍在長人陣中穿梭自如,球場表現聰明又充滿自信,曾經是許多球迷偶像,所以這段反疫苗言論不但讓人意外,更傷了不少人的心。 推特上有人用聰明雙關語評論史塔克頓,因為打針跟投籃是同一個單字,說他現在比知名中鋒更會阻攻(block more shots)了,昔日助攻王退休後變成阻攻王,歲月真是一把殺豬刀。 先前拜登政府希望七成成人七月四日前完成接種,各級政府亦以不同獎勵措施推動,不過目標顯然無法達成。除了政治立場、宗教信仰、個人理念造成障礙以外,類似史塔克頓的反對言論亦有顯著影響。 以現役球員來說,聯盟聲望最高球星小皇帝詹姆士迄今不願對疫苗表態,許多人認為他尚未接種,雖然這是個人選擇,對美國非裔健康卻會造成直接傷害。由於非裔接種意願低落,在全美各地成為當今住院與死亡率最高族群,以華府為例,非裔人口僅占四成七,卻高占全市七成一的染疫死亡人數。 除了運動明星,好萊塢也有不少反疫苗人口,像曾經擔任台灣觀光大使的諧星勞勃許奈德就是一例。各種反對理由包羅萬象,其中最嚇人的還是一些保守派宗教領袖,有網紅牧師說疫苗是撒旦毀滅人類陰謀,叫信徒千萬不要上當,結果自己染疫差點死掉,病癒後卻說是中國共產黨特務讓他生病。這些故事聽來荒謬至極,可是相信疫苗跟惡魔撒旦有關的卻大有人在,也有匿名者Q追隨者認為疫苗是比爾.蓋茲的追蹤器,或者是某種5G傳播裝置,還有人聲稱注射完人體會突然產生磁力,讓大家都變成萬磁王。 面對肺炎病毒,各式疫苗沒有時間慢慢走完認證程序,健康風險的確存在。然而封境封城絕非長久之計,相對於持續遭受病毒肆虐,接種疫苗是絕大多數人類不得不經歷的冒險。當然免疫力不僅來自疫苗,感染也是一種途徑,為了盡快終結疫情,只能希望在選擇來臨時,每個人都在兩者其中替自己與社會做出最佳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