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9.2019

蘋果日報名采專欄:<巴哈馬的《巴哈.馬》>

「這裡到處都是投資的好機會,投資什麼都會賺錢!」

從餐廳回旅館沒有計程車可以搭,最後是跟二廚談妥價錢,請他把我們送回不遠的天堂島。如此隨性的交易在度假勝地巴哈馬很常見,而且因為反正沒有所得稅,其實也不算是地下經濟,只是生活的日常而已。

巴哈馬旅遊業佔整個國家總收入一半,全國四十萬居民或多或少都依賴外國觀光客生活。從數字上來看這裡是加勒比海國民平均生產毛額最高的國家之一,可是從超市貴得嚇人的價格跟交通工具的普遍陳舊程度觀察,就知道實際生活並沒有那麼寬裕。巴哈馬天然資源不足,從燃油到麵包都從國外進口,物價很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

而跟幾個月前待的古巴一樣,中國投資對這裡人來說是很時興的話題。就像古巴首都哈瓦那司機指著好幾棟新旅館說是中國蓋的,巴哈馬首都拿騷的兼職二廚也說來自中國大陸的熱錢到處都有,因為什麼都很好賺。聽到他這樣說,馬上想到餐廳旁邊湛藍海水裡滿滿的海膽,好像真的到處都有商機。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喜歡新的中國經驗,尤其對巴哈馬人來說,《巴哈.馬》(Baha Mar)大型旅館投資計劃前期失敗留下了糟糕印象。此項投資計劃由中國建築工程有限公司主導,曾是中國海外最大物業,原本投資協議規定工程須使用中國勞工就讓當地人不滿,後來工期延誤並宣告破產,一樁美事變成政商醜聞。

「我本來在賭場受訓,準備當撲克發牌員,結果倒閉以後失業一年半」,負責機場接送的司機小姐Dee生氣地說,「更糟的是我男友是小包商,後來拿不到承包的錢卻還是得付款給員工,賠了三萬美金。」

因為《巴哈.馬》計劃受害人數高達兩千名,本來就不是小數目,以人口比例來算更是驚人。有些報導說他們仍然獲得一些補償,可是原本開心介紹風景的Dee說到這段經歷,立刻變得憤怒起來。

後來中共喜歡的香港周大福企業接手破產計劃,《巴哈.馬》幾家酒店陸續開幕,我問Dee還願不願回賭場工作,「見鬼了,我才不要。」她說。

說真的,投資機會再怎麼多,最後是誰把錢賺走,好像還是有點難說。

巴哈馬天堂島的亞特蘭提斯旅館。方祖涵提供
巴哈馬天堂島的亞特蘭提斯旅館

沒有留言:

聯合報名人堂:<高尚、低俗,與爭議的開球文化>

四月十五日洛杉磯道奇球場,負責開球是來自日本的嘉賓,一隻穿著道奇球衣的凱蒂貓。她揮了揮手,貌似可愛地投出一球,全場歡呼聲與閃光燈交織。不過,這個看起來無害又討喜的舉動,很快就在網路被群眾撻伐。 那天是「傑基.羅賓森日」,他是首位進入大聯盟的非裔球員,背號四十二號早已在全聯盟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