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2.2010
中時觀念平台: <誰要踢足球>
周末在網球場,碰到幾年不見的丹尼斯小朋友。我上一次看到他的時候,他剛滿十歲不久,那是三年前的事情,我在這裡寫了一篇名為「運動和贊助的食物鏈」的文章。丹尼斯的爸爸老王是從浙江來的物理學家,發現丹尼斯對網球的興趣之後,就常常帶他到球場練習。十歲不到,老王就知道這個小孩將來的大學獎學金已經是十拿九穩。在美國,許多運動一直有源源不絕的新血輪投入,就是因為在選手育成的過程中,努力跟收穫顯而易見的對等性。就像老王在丹尼斯身上投注的訓練,價值幾百萬台幣的大學獎學金當然是動力之一。
回家以後在網球球探的網站上,找到丹尼斯現在的成績。他今年球季的戰績是四十三勝十八敗,算是四星級的球員。他現在是初中生,目前在全國同年齡的孩子當中,排名大約在五十到六十名之間,可望在五年以後,從大學聯盟最高等級的學校拿到獎學金。對於小丹尼斯來說,他可能會成為一個網球明星,或是至少能在網球場上得到比較多的社會資源。老王的努力沒有意外的話,會有不小的收穫。
這幾天在報紙上看到許多對台灣變成足球沙漠的批評,畢竟對愛比較的我們來說,世界排名一百六十幾是蠻難堪的一件事情。不過我還是不太懂為什麼總是每隔四年政府就要被罵一次,好像是有一種讓台灣變成足球強國的特效藥,可是執政者寧願把它藏起來不用。其實台灣已經解嚴很久了,也不再是全民皆兵的軍事化國家,足球運動發展的緩慢,是市場經濟的結果。在台灣,足球一直是小眾的運動,沒有足夠的經濟力來支撐整個金字塔,就算把整個體委會一年幾十億的預算全部給足球,也只是杯水車薪,不會有甚麼奇蹟發生。而且如果真的把所有經費撥給一個單項運動,用來蓋各式閒置運動場館的費用不見了,蚊子變得無家可歸該怎麼辦呢?
在資本社會裡,大部分的社會問題,都是經濟問題,運動也不例外。如果沒有經濟上的誘因,丹尼斯的爸媽不會讓他在網球場上花上這麼多的時間。如果有一天,踢足球變成一件有前途的事情,踢足球的孩子就會變多。值得慶幸的是台灣的足球觀眾在最近幾屆的世界盃轉播中逐漸增加,這個緩慢成長的經濟體,總有一天會讓幾個孩子超越林家聖,就像棒球場上的郭源治跟陳金鋒,成為首位加盟英超,歐洲頂級聯賽,或是美國職業足球的球員。等到那天來臨之後,更多的家長會讓孩子追隨他們的腳步,台灣遲早會有夠多的球員,讓我們在亞洲足壇變成有競爭力的國家。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十年,更可能需要幾十年。而在那天來臨之前,大家就省下一點口水,盡情為其他國家加油吧。至少,這任總統沒有沒有亂開甚麼世足支票...嘿,我覺得今年的大力神盃屬於巴西,你覺得呢?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聯合報名人堂:<高尚、低俗,與爭議的開球文化>
四月十五日洛杉磯道奇球場,負責開球是來自日本的嘉賓,一隻穿著道奇球衣的凱蒂貓。她揮了揮手,貌似可愛地投出一球,全場歡呼聲與閃光燈交織。不過,這個看起來無害又討喜的舉動,很快就在網路被群眾撻伐。 那天是「傑基.羅賓森日」,他是首位進入大聯盟的非裔球員,背號四十二號早已在全聯盟退休。...
-
我一直到一兩年前才不再每個月都夢到我在永和國中的導師。 他是一個個頭矮小,卻殘暴異常的兇狠角色。在體罰還是合法的年代裡,他很適度地扮演了那個時代的極端。我基本上來說不是一個會惹麻煩的學生,在依照模擬考成績排的座位裡,通常都可以分到安全區域的前一兩行。可是,不管是偶爾發生在自己...
-
巴黎奧運即將成為奧運史上,首屆男女參賽者數量相等的一屆,在七月下旬開始的比賽,會有男女各五千兩百五十名選手登場獻技。 三年前東京奧運女性運動員占百分之四十八,此屆終於提升至五成,無疑是平權運動重大里程碑。除了象徵性宣示,這個數字對新世代女性來說,會是投入運動競技的重大鼓勵,讓更多...
-
「Baba Booey」是最近幾年來,職業高爾夫比賽時最常聽到的人名。在老虎伍茲長期因傷不振,其他球員青黃不接的尷尬期,球場上此起彼落的「Baba Booey」吶喊,取代「Go Tiger!」,變成球賽的新焦點。並不是所有球員都喜歡這個轉變。英格蘭球員伊恩.波爾特(Ian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