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另外一篇,在別的地方關於棒球的,篇名:運動家精神:
時間是四月三日,紐約大都會隊主場的開幕戰。比賽二比二平手,八局上半,剛轉進華盛頓國民隊的索里安諾在隊友二壘安打的掩護下,藉著過人的速度,一個迅雷不及掩耳,滑進本壘。想不到的是大都會隊的捕手已經接到游擊手轉傳進壘的球,兩人在電光火石之際交會,補位的一壘審高舉右手,出局。
一個棒球教科書上完美的團隊防守,左外野,游擊手,捕手一直線的傳球,分毫不差地為地主隊留下寶貴的勝利。唯一的一個小問題是,捕手洛杜卡並沒有接到那個球。球從手套漏出來的同時,他巧妙地用背部擋住裁判的目光,然後在下一秒鐘把球從地上偷偷撿起來,當裁判看到他的手套的時候,球已經在裡面了。
電視的重播告訴觀眾這是一個誤判,雖然在沒有電視轉播的年代裡,這會是一個完美的聰明守備。舉足輕重的華盛頓郵報隔天在叫屈之餘,也為文挑戰大聯盟不願意採用電視重播輔助判決的頑固決定。人類的視力跟判斷力有限,再多的訓練跟考核也不能杜絕誤判。大聯盟的裁判公信力在經典賽當中已經受到很多質疑,在開幕當天發生這樣的糗事,實在是雪上加霜。對了,在經典賽當中誤判連連的愛國裁判鮑伯.大衛森,已經美夢成真,離開小聯盟,回到大聯盟工作。
半夜的電視不斷重播,不同的評論員像是接力賽一樣嘲笑著這個誤判。當中一個退休的美式足球明星跑鋒提出的一個問題,卻一直留在我的腦袋裡。
他說,整件事情最可笑的,是我們從小教孩子們什麼是運動家的精神,為什麼在職業棒球裡,那反而不再重要了?為什麼捕手明明知道自己漏接,並沒有跟裁判自首,而是把球偷偷撿起來,然後沒有人覺得那樣是不對的?
是啊,為什麼?我每周在一個教堂的籃球場打籃球,裡面的球員藏龍臥虎,有NCAA第一級校隊等級的好手,也有像我一樣秀朗國小班隊落選等級的肉腳。比賽競爭激烈,每個月都有人受傷去急診室。雖然如此,我們在合理的範圍裡面,像是誰把球碰出界,都只需要自由心証。可是回到職業運動場上,在NBA的比賽,幾乎是每一次的界外球,雙方的球員都會誇張地把球比向自已的那邊,然後在裁判判決之後一定要有一方露出不可置信的表情。
我們告訴我們的孩子,運動競賽的最高境界,是揖讓而昇,下而飲的君子之爭。職棒史上,泰.柯布是最好的打者之一。他常常會滑壘向一壘,目的不是讓自己的上壘速度變快,而是讓一壘手看到瞄準小腿的釘鞋害怕而失誤。職籃史上,賴瑞.博德是無庸置疑的最佳射手,他在比賽的時候,問候對手祖宗八代的熱誠,連以嘴大出名的巴克利都自嘆不如。
原來,運動家精神只是無關痛癢的比賽當中的精神。除此之外,運動真正的意義,就是勝利。就像身處禁藥風暴中心的巨人隊球星邦茲說,「我上次玩棒球,是在大學的時候。之後,都只是生意而已。」目標明確以後,球場上所謂聰明的表現,或是球場下在血管間擴散的藥物,都只是無可厚非的手段而已,那又何必有雙重標準呢?
4.20.200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聯合報名人堂:<已經改變的威廉波特>
甫結束的威廉波特少棒總冠軍賽,是近十年全美收視率最高的一次。桃園龜山代表隊雖然在延長賽飲恨輸球,在比賽中展現無比韌性,穩定表現讓ABC電視台主播也讚不絕口。 離開威廉波特後,龜山小將在紐約接受代表處跟僑界款待,還進入職棒大都會球場內遊覽,經由球隊台籍經理王偉成貼心安排,在球場巨型...
-
我一直到一兩年前才不再每個月都夢到我在永和國中的導師。 他是一個個頭矮小,卻殘暴異常的兇狠角色。在體罰還是合法的年代裡,他很適度地扮演了那個時代的極端。我基本上來說不是一個會惹麻煩的學生,在依照模擬考成績排的座位裡,通常都可以分到安全區域的前一兩行。可是,不管是偶爾發生在自己...
-
「Baba Booey」是最近幾年來,職業高爾夫比賽時最常聽到的人名。在老虎伍茲長期因傷不振,其他球員青黃不接的尷尬期,球場上此起彼落的「Baba Booey」吶喊,取代「Go Tiger!」,變成球賽的新焦點。並不是所有球員都喜歡這個轉變。英格蘭球員伊恩.波爾特(Ian ...
-
美國花式滑冰選手愛緒麗.華格納上星期在聖荷西的全美大賽雖展現精湛技巧卻出乎意料拿到低分,無緣冬季奧運。圖為愛緒麗.華格納拍攝2017年ESPN Body Issue封面照片。翻攝網路 「獻給每一個有夢的人,就算那些夢想看來很傻。」 在《樂來越愛你》的配樂聲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