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4.2019

蘋果日報名采專欄:<六十呎六吋的活路外交>

「上場投球以前,我有在想到底今天要丟滑球、伸卡、指叉,還是蝴蝶球……,可是又考慮萬一球沒控好挖地瓜不好看,最後還是丟了四縫線直球。」

波士頓紅襪、西雅圖水手、亞利桑那響尾蛇、亞特蘭大勇士、休士頓太空人、邁阿密馬林魚,加上芝加哥白襪,駐美代表高碩泰目前在大聯盟已經完成七座球場開球任務。如果拿台灣投手先發場次來比較,這個紀錄可以排進前五名。

開球是大聯盟職棒重要儀式,每場比賽都有貴賓獲邀到球場,在賽前將球丟給客串捕手的主場隊員。然而從投手丘到本壘板六十呎六吋,倘若沒有足夠技術與膽識,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距離,不少知名人物都在上面吃過苦頭,像饒舌歌手五角的大暴投就讓他黑幫背景變得有點滑稽,布魯斯威利銀幕硬漢形象也幾乎因此毀在費城人球場。

事實上,就連其他職業運動選手都不一定能把球開好,華盛頓巫師明星後衛沃爾曾經差點砸到場邊攝影師,而籃球之神喬登的軟弱直球讓捕手跳起來都接不到,還好他只轉戰過職棒一年,沒有浪費太多時間。

因為實在太不容易,開球貴賓通常會被體貼安排在投手板與本壘板中間,不過從投手丘開球有特殊意義,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接受放水待遇。像二○○一年世界大賽時,美國總統布希在洋基球場標準距離投出正中直球,對剛經歷九一一攻擊事件的美國人來說,就是關鍵的情緒轉捩點。

六十六歲的駐美代表高碩泰開球時,每回也都婉拒球團縮短距離的安排。而看過他開球就會知道,前述那些球路玩笑其實有點真實性。少棒時期師承棒球元老陳潤波的高碩泰能夠從投手丘直接將球送進好球帶裡的捕手手套,在開球貴賓裡是非常少見的。同樣難得的是在幾次開球過程裡,主場球隊通常不管奧會規則,直接稱呼他為台灣駐美大使,那些可能在現場幾萬名觀眾心裡留下印象的直球因此更有價值。

體育外交近年來越來越成為常態,上個月我在雙橡園主持活動就聽到美國政府部門主動邀約網球社交活動,代表處壘球隊也經常有跟國會議員辦公室比賽的機會。

像這樣,藉著運動讓更多人認識不一樣的台灣,我覺得是很美好的事。

沒有留言:

費曼與陳偉殷

得過諾貝爾獎的理論物理學家費曼是曼哈坦計畫,奥本海默團隊裡最年輕的成員。這幾天運動時候聽Freakonomics Podcast說他的故事,像是在原爆讓日本投降後,如何面對內心掙扎,甚至到日本學日文跟佛法找尋救贖等等;另外,他對所有事情保持好奇心與探索精神,包括愛情,也很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