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2014

獨立評論@天下:<少年坎姆,與他找回的棒球史>

 
這輩子也算讀過不少的書,第一次注意到書本字體這件事情,竟然只不過是五、六年前的事情。讀完村上《關於跑步,我說的其實是.....》的英文版,書本最後一頁印了這一段話:本書所用的字體是依萊克特拉(Electra),它是威廉.安迪生.戴維金斯 (W.A Dwiggins)(生於1880年,卒於1956年)所設計的印刷字體。這個字型避免現代書本經常出現在粗細元素之間的過度對比,並且嘗試帶給文字流暢,力量,... 閱讀更多

11.11.2014

獨立評論@天下:<因為運動,不老的音樂>

 
「不要停止相信/相信當初的感覺/深夜徘徊的人們啊/不要停止相信...」女兒在KTV的生日派對,跟她一樣十四五歲的小朋友們,一齊唱著這首歌,爲有趣的慶生活動畫上句點。在美國的都會區,每逢小朋友的生日,總是讓家長傷透腦筋,通常從小朋友有自己社交圈的那一刻開始,邀請他們的朋友在外面慶祝生日,變成父母被期待完成的家庭責任。不像我們從前過生日只要帶包糖果到學校,就可以打發掉這一天,現在的家長們需要絞盡腦汁,... 閱讀更多

11.07.2014

聯合報名人堂:<不重要的故事>

 
你認識自己住家附近,學區高中足球校隊的隊長嗎?

一定不認識吧。可是你可能認識好幾個經常裸露擠上版面的小模,對暢銷作家的緋聞瞭若指掌,說到市長參選人到底有沒有吃地瓜的問題,也頗有研究。

我家附近高中足球隊的隊長叫做拜能.寇提斯,身高五呎八吋,是一位中場球員。他在北卡出生,因為父親在空軍服役的關係,成長的過程裡待過好多不同的地方。不管在哪一個學校裡,他都是陌生的新同學,如此居無定所的生活,對這個年紀的男孩來說,是很煎熬的事情。還好,他喜歡運動,軍人家庭的背景,更讓他在球場上,有比同年齡學生更堅強的意志力。

拜能並不是一個偉大的球星,也沒有當職業運動員的規畫,他對未來的想法,是在大學畢業以後,當一位體能治療師。我知道他的故事,只因為地方報紙的體育版用了半個版頭的頁面介紹他。

攤開本周出刊的地方報,體育版的首張除了拜能的故事,還有另一間高中的美式足球教練,希望自己的連勝球隊,能夠趕快輸一場球的專訪,「奮戰之後輸球,更能教這些孩子們怎樣當個男人」,教練這樣說。其他版面有學校女子排球聯賽的分析報導,配上一位清秀亞裔女生跳起來封網的生動照片。整份體育版,放在報紙的第二疊,僅次於頭版要聞的分量。

對很多人來說,這些故事的主角聽起來一點都不重要。可是,這份叫做「公報」的免費報紙,五十五年來,卻不停說著這些不重要的故事。

「公報」的發行量大約廿幾萬份,服務的地區有一百萬人口,是「華盛頓郵報」子公司之一,現在也變成亞馬遜老闆貝佐斯企業集團的微小部分。報社幾十位記者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不到新北市四分之一大的地方深掘政治、社會、教育、交通、文化,當然,還有體育的新聞。

我們生活的周圍,很多人都有故事,很多故事都有值得深省借鏡,或是微笑感嘆的地方,這些故事,倘若沒有人說,就沒有人知道了。還好跟「公報」同樣紀錄眾生新聞的小報紙,在美國還有幾十家,提供讀者在量販式新聞以外,一些其他選擇。有些好故事會像蒲公英,隨著社群媒體飄到遠方,帶來更廣泛的影響。

這些故事主角,可能是我們鄰居;這些故事主題,可能直接影響我們每天呼吸,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實遠比裸露身體的小模,或是暢銷作家的緋聞重要得多,也更具正面娛樂效果。可是在台灣,大家最常接收的媒體,其實只是用各種極端的立場,配上聳動的標題,去說那兩三個同樣的故事而已,所謂的深度報導,往往只是熱門新聞的枝微末節。原本就稀少的地區性媒體,在制式量販新聞的夾擊之下,能夠發揮的空間越來越少。

不住在台北都會區的人們,真的需要台北市長的選戰新聞嗎?比台北重要很多的紐約市,人口多了三倍,市長選舉從政黨提名到正式投票只有兩個月,台北市從初選開始,新聞已經占據各大媒體快要一整年,到現在竟然還有不能決定投誰的「中間選民」,從這樣的結果來看,大部分過程根本是浪費時間。

你認識自己住家附近,學區高中足球校隊的隊長嗎?他,還有你身邊的許多人,其實更有被你關注的價值。

費曼與陳偉殷

得過諾貝爾獎的理論物理學家費曼是曼哈坦計畫,奥本海默團隊裡最年輕的成員。這幾天運動時候聽Freakonomics Podcast說他的故事,像是在原爆讓日本投降後,如何面對內心掙扎,甚至到日本學日文跟佛法找尋救贖等等;另外,他對所有事情保持好奇心與探索精神,包括愛情,也很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