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2016

聯合報名人堂:<選擇無聲的自由>

六月初過世的拳王阿里,儘管生命最後卅二年,深受帕金森氏症影響,逐漸從人群裡消失,在他離開以後,來自各界的緬懷還是源源不絕。阿里不只是拳擊場上的英雄,在黑人民權、宗教自由,還有反對越戰等社會議題上,都曾留下最重要的聲音。因此,人們尊稱他為「最偉大的」(The Greatest),或是「全民冠軍」(The Peoples Champion)。
「紐約每日新聞」登出一篇專欄文章,提到阿里對世人的貢獻,文章得到非常高的點閱數,也引起熱烈討論。作者拿洋基隊退休游擊手基特跟阿里作比較,強烈批評昔日球星是「不誠懇」,「罔顧社會正義」的「人肉版搖頭娃娃」,相對於阿里總在對的時刻發出對的聲音,基特只在乎自己的廣告收入,什麼意見都不敢表達。這篇文章跟紐約每日新聞的嗜血特性相符,因為羶腥風格,儘管是紐約地方媒體,發行量卻是全美前幾名。
借古諷今,尤其是拿當下高知名度球員來消費,著實增加了話題性。不過,這也是媒體以點閱率掛帥的產物,經由聳動標題或攻擊性十足的文章,搶快登出以後,不管是掌聲或罵聲,都會增加點閱數。基特在阿里過世後,跟很多運動員一樣,感謝他替後世開啟的大門,結果竟被拿來大作文章。
事實上,這正是許多評論的通病。很多人喜歡借古諷今,問題是我們都不夠老。一位成長在拳王黃金年代的資深媒體人看到那則專欄,哭笑不得地回應作者——其實阿里拍過很多「阿里不達」的廣告,也曾經站台摔角場,並不是高尚到有錢不賺啊。只用完美角度回顧昔日偶像,卻用雙重標準去批評當下球星,是不公平的。
而且,並不是每一個人,都需要對事情表達意見。在多數社會議題上,跟基特地位相同的NBA巨星如詹姆斯總是積極參與,他卻經常保持沉默。當許多人把批評當作娛樂,急著對事情做出斷論的當下,「沒有意見」更是稀有,甚至是寶貴的選擇。
拳王阿里曾說過,「我不需要成為你要我當的人,我有做自己的自由。」正如他所言,對事情不表達意見,也是每個人的自由。基特雖然不曾有過辛辣的言論,在退休以後,卻為其他運動員做了一件重要的事情:他成立新媒體網站「球員論壇」,立意正是要給選手發聲的管道。幾位知名球星在網站掛名撰稿人,雖然可能還是經過作家代筆,觀點卻仍然是球員自己的。
成立不到兩年,基特的媒體公司得到數次投資公司資金挹注,已經變成運動界重要的平台。前幾天NBA明星杜蘭特決定帶槍投靠金州勇士隊,就選擇在球員論壇獨家宣告,瞬間席捲巨量的關注。在職業生涯選擇沉默的基特,卻成立專屬於球員的發聲平台,對未來的影響力,可能不亞於一代拳王。
而我們應該反思,是不是不該太著急評斷別人的人生?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否成為自己想做的那個人?我相信,不管是有聲的阿里,還是無聲的基特,告訴大家的,都是相同的道理。

沒有留言:

費曼與陳偉殷

得過諾貝爾獎的理論物理學家費曼是曼哈坦計畫,奥本海默團隊裡最年輕的成員。這幾天運動時候聽Freakonomics Podcast說他的故事,像是在原爆讓日本投降後,如何面對內心掙扎,甚至到日本學日文跟佛法找尋救贖等等;另外,他對所有事情保持好奇心與探索精神,包括愛情,也很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