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8.2015

獨立評論@天下:<與命運不停格鬥的女孩>

 
因為出生時臍帶纏繞造成的影響,女孩一直到6歲,都沒有說過話,醫師甚至懷疑她有聽障。「可是在那個時候,我並不覺得有甚麼奇怪的,我有很多的念頭在頭腦裡,只是沒有說出來而已。」雖然其實很擔心,父母對她還是展現了無比的耐性:媽媽有教育心理學博士的背景,知道不該讓孩子覺得自己有缺陷;爸爸很堅定地說她是一匹黑馬,隱藏的能力會慢慢展現出來。「妳一定會在奧運拿到獎牌的!」爸爸一邊讓小女生從發音開始學說話,一邊帶她... 閱讀更多

5.18.2015

聯合報名人堂:<分享不完美的人生>

 
因為帕奎奧與梅威瑟的世紀拳擊賽,「追求完美的搏鬥」,是五月上旬ESPN雜誌的主題。梅威瑟四十七勝零敗(現在已四十八勝)的紀錄、偉大棒球員泰德.威廉斯留下的典範,還有康大女籃前鋒布里安娜四年四冠的夢想,都是這期雜誌裡追求完美的榜樣。不過,讓我一讀再讀的,卻是一位賓州大學十九歲女生的故事。
麥迪遜.霍勒蘭是個很難讓人不羨慕的女孩。漂亮、聰明、成功,是人們經常給她的稱讚。她不僅功課好,在短跑界跟足球場都是耀眼明星,有好幾間大學提供獎學金。最後,她選擇賓州大學,也加入這所長春藤名校的田徑隊。
賓州大學在費城,是歷史悠久的熱鬧古城,偌大校區卻如世外桃源般,靜謐而美麗。它在全美名列前茅,是許多學生跟家長夢寐以求的著名學府。麥迪遜的大學生活如大家想像般豐富多采,從她在社群網站分享的文字與照片看得出來:她享受跑步的樂趣、在車裡高興地唱歌、跟同學合作功課、參加熱鬧的派對,她既能寫,又能畫,記錄許多值得留念的,完美的大學人生。
有一天麥迪遜的媽媽看到社群網站照片,告訴她看起來好快樂。同樣身為家長,我想,這個世界上最快樂的事情,就是看到孩子的笑容。我的小女不久後也要申請大學,如果她能像麥迪遜一樣,拿獎學金在賓大高興地念書,會是很棒的一件事。其實,獎學金跟名校都還好,如果她能夠快樂,就很棒了。
「媽,那只是一張照片而已。」麥迪遜回答。她進大學以後,經歷艱困的調適期,功課一向很好的她,遭遇難度迥異的挑戰,田徑隊緊湊的練習,更讓她萌生放棄的念頭。她有些後悔沒有接受理海大學足球隊的獎學金,在那裡,或許課業壓力會小一些,可是,「如果現在放棄,我就是一個失敗的人了」,這個念頭一直在她腦海裡出現。陰暗灰色的畫面,不會出現在社群網站裡,在眾人的面前,她是完美的麥迪遜。
二○一四年一月十七日,麥迪遜到學校上課,然後在校園書局買一盒歌帝梵巧克力,是要送給爸爸的,兩條項鍊給媽媽,薑餅給祖父母,還有衣服給剛出生的外甥。那天晚上,她從高樓跳下,結束了年輕生命。完美的麥迪遜,永遠停留在十九歲。
難過的親朋好友嘗試拼湊麥迪遜留下的美麗畫面,卻只帶來更多的迷惘,幾百張社群媒體照片裡,她是如此地漂亮、聰明、成功,沒理由就這樣離開。沒有幾個人知道,其實她在接受憂鬱症的治療,父母的支持與醫生的協助,還是沒有辦法挽救年輕生命。憂鬱症對每個人造成的影響不同,也沒有保證療癒的處方,有些時候,儘管努力了,不幸的結果還是會發生。
讀著這個故事,想起因為憂鬱症離開的朋友,我哭了很多次,其實現在也是邊寫邊哭。很多麥迪遜的朋友們,開始在社群媒體分享自己真實生活,像是美麗照片底下原本被隱藏的淚水,還有歡樂時光過後的空虛寂寞,或許,那些才是我們應該跟朋友分享的故事。就像從前沒有社群網站,沒有神奇相片濾鏡的年代,我們有空傾聽彼此不完美的人生,也才會想起,原來人生,不需要完美。

5.08.2015

獨立評論@天下:<機器人新聞>

 
八局上半,國民隊換下先發投手辛默曼,馬林魚隊的打線再度甦醒。三十三歲的老將貝克,打下超前的一分,一壘上的史丹頓趁傳上到三壘,貝克自己也安全登上二壘。兩人出局的情況下,接著上場打擊的,是菜鳥捕手瑞爾穆托。瑞爾穆托並不是馬林魚規劃的先發捕手,可是高薪簽下的沙塔拉馬奇亞,今年不但打擊不振,跟隊友相處還有很大的問題。馬林魚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讓還沒有準備好的瑞爾穆托接下捕手的重任,到目前為止,他在大聯盟的... 閱讀更多

費曼與陳偉殷

得過諾貝爾獎的理論物理學家費曼是曼哈坦計畫,奥本海默團隊裡最年輕的成員。這幾天運動時候聽Freakonomics Podcast說他的故事,像是在原爆讓日本投降後,如何面對內心掙扎,甚至到日本學日文跟佛法找尋救贖等等;另外,他對所有事情保持好奇心與探索精神,包括愛情,也很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