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9.2009

中時觀念平台: <命中率與失業率>

 
上個星期,達拉斯小牛隊的老後衛奇德在生涯助攻的排行榜上,超越了魔術強生,成為史上第三名。奇德在齒危髮禿的卅六歲高齡,除了助攻的表現仍然維持在高檔,更神奇的是他的投籃命中率居然達到生涯的高點。去年球季他的三分球命中率接近五成,今年也約有四成,跟十幾年前在三成低檔徘徊相較,這樣的表現真是老當益壯。

不過,跳脫了單純的敘述統計,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他只是一個老頭而已。

奇德在球員生涯尾端的高命中率,是因為他不再是球隊攻擊的重心。他在巔峰時期,常常在球隊落後、最後倒數讀秒之際,有孤注一擲的機會;或是在對手的包夾防守下,能夠強行切入進攻,諸如此類,都會讓他的命中率下滑。現在他不輕易出手,緊要關頭的進攻也不再由他操刀,命中率自然就會上升。與其說是老而彌堅,事實上,不過是在敘述統計下,用單一的標準檢視事物的盲點而已。

景氣低迷的當下,人們不斷探索各項經濟指標,尋求燕子來臨的跡象。然而任何數字,就跟籃球的命中率一樣,都會有先天的盲點,甚至是政府刻意的操作。單就從失業率來說,任何修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狹義失業率的計算並不包括放棄找工作的人口,因此,儘管美國近日公布的失業率為八.五%,創下廿五年新高,但是廣義的失業率,也就是全部就業人口的失業率,根據報導已經達到十五.六%。

台灣三月公布的五.七五%失業率,同樣是嚴重的失真,政府針對指標施政的措施,包括短期的就業促進計畫,或是藉著沒有歐美國家那麼嚴格的勞動法規與工會的強力阻饒,默許企業實施無薪假,都讓真實的失業人口被隱藏起來。

針對指數施政並不是錯誤的政策,因為在經濟蕭條的恐慌下,培養民眾對未來的樂觀,的確有促進消費跟擴大內需的正面效果。

可是危險的是,倘若政府習慣了自己創造的美化數字,而忽視指標下的真實世界,那麼人民真正的痛苦難免就會被忽略。已經過世的前救世軍領袖Eva Burrows曾經語重心長的說,政府專注於失業率的經濟衝擊時,往往忽略了失業對社會、道德造成的影響。近日紐約州傳出越南籍華裔嫌犯在失業後槍殺十數人並自殺的新聞,無疑是一大警訊。

倘若小牛隊單單憑藉著奇德的高命中率,開始把進攻的重心交還給他,那麼戰績一定慘不忍睹。事實上,職業教練團手中掌握的數據,是由年薪數百萬的運動統計學家提供,就連簡單的命中率,也會根據各種不同的出手情況作出分析,像是在沒有防守壓力、關鍵時刻或壓哨前倒數等等。而因為有這些詳細的數據,教練才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同樣的,執政團隊如何擺脫修正過後的假象,深入檢視真實的數據,才是四年一期的政治球季裡,勝負的關鍵。
 

1 則留言:

Ariel 提到...

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

費曼與陳偉殷

得過諾貝爾獎的理論物理學家費曼是曼哈坦計畫,奥本海默團隊裡最年輕的成員。這幾天運動時候聽Freakonomics Podcast說他的故事,像是在原爆讓日本投降後,如何面對內心掙扎,甚至到日本學日文跟佛法找尋救贖等等;另外,他對所有事情保持好奇心與探索精神,包括愛情,也很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