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2005

Common Sense

 
"我最不喜歡Common Sense".在我剛開始工作的第一兩年,我常常這樣告訴同事.尤其是當所有人談著自己幾十年的經驗給他們的常識,理所當然地覺得事情應該是怎樣怎樣發生的時候."我相信數字",我說.

當然,我曾經只是一個小小的分析師,面對那些掛著總裁副總裁頭銜的同事們,我只能說,我沒有任何的常識,因為我什麼都不太懂,所以,請讓我看看我手上的數據,然後讓我想想看事情到底應該是怎麼樣的.

最近一兩年來,已經沒有太多人敢告訴我常識告訴他們什麼了.因為大家都知道我不喜歡Common Sense,而且,常識常常是錯的,一錯就是一百八十度.

所以我很喜歡這本書,Moneyball.

職業棒球雖然已經落居美式足球之後,不再是最受美國人歡迎的運動,可是整個棒球產業仍然是最大的運動市場經濟體.在這個經濟體當中,一個獨特的現象,就是貧富差距的巨大.紐約洋基隊的球員薪水支出,是好幾支其他球隊的總和.總是批評洋基隊的波士頓紅襪隊緊追在後,也是超過貧窮球隊好幾倍.很直接的結果,就是貧窮球隊的頂尖球員在合約結束或是結束前一年,就會開始等著經紀人的電話通知轉隊跟價值倍增的新合約.洋基隊本身就是一支聯盟明星隊,其他球隊的頭號先發投手,到了洋基隊,可能只是第三第四號先發.

可是洋基的戰績並不是總是遙遙領先那些貧窮球隊.其中最窮,在這幾年卻總是打敗同分區當中的富有對手擠進季後賽的,就是奧克蘭運動家隊.

球皮們可能會說,棒球是一個團隊的運動,明星不一定代表戰績,或者說,誰也不能分析出來事情的原因,因為,球是圓的.有趣的是,雖然行銷不是圓的,可是在工作上我曾經也常常聽到同樣的說法.

當原始人看見閃電的時候,除了呼天搶地以外,沒有辦法做出科學的判斷.科學在進步,所以球圓不圓不再是無知的藉口.對於在加州的這隻小市場球隊,很幸運地,就是當其他很多球團還在相信關於雷公的常識的時候,他們相信統計學.

統計學在棒球上的運用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雖然大規模的數值回歸分析(Regression Analysis)是在近十年電腦的運算成本大幅度降低之後才普及,可是有不少蛋頭統計學家已經在打孔機的時代就用電腦挑戰所謂的常識,其中最有名的,就是Bill James.他在二十年前,開始一年一年自己出版棒球的統計書籍.現在許多常見的棒球統計數據,像是打者對於左右手投手的打擊表現,不同球數下打者的打擊率差別,人工球場跟天然球場,全閉式球場跟開放式球場對於投手成績的影響,都是由他跟後繼者開始引導流行的.

可是他一直到2004年初才真正開始替單一球隊工作.在這之前,他一直是一個"不懂棒球的蛋頭學者".他第一份在球隊裡的工作,是波士頓紅襪隊的高級顧問,2004年球季結束,紅襪隊讓全世界在破解的魔咒下重新發現波士頓.不過我想Bill James會說,那不是他的功勞,因為,統計學上,季後賽七戰四勝的賽制,運氣佔了太大的部分.

統計學上還說,在近代的美國職棒,防守,並不是比賽的重心,進攻才是.盜壘跟觸擊短打都是浪費出局數的行為,投手之前的防禦率並不是預測之後的防禦率跟整體表現最精確的數據,上壘率至少跟打擊率一樣重要,後援投手並沒有想像中主宰勝負的迫切性,所謂關鍵時刻的強打者通常只是運氣好,還有,在選秀會上選進高中球員是一個白痴的行為.

每一個理論都被一群統計學者反覆地挑戰跟驗證,可是並沒有很多人相信.以選秀來說,在職業棒球的體系裡,球探,一個由過氣二流選手跟流浪教練組成的團體,是一個常識團體.他們存在的理由,就是棒球界相信有一群人,有著獨到的眼光,能夠分辨選手的好壞──甚至是在球員的職業生涯還沒有開始之前.球團不斷運用難得的選秀權在低成功率的高中生選手.因為常識說,一個選手如果在高中時候能夠展現良好的體格跟體能,就能夠在職業棒球的農場裡成長,而不需要進入大學,一個很完美的常識,跟統計學的結果剛好一百八十度相反.

運動家隊在整個市場當中的切入點,就是全面地顛覆常識.他們在選秀會開始大量選進大學球員.這些球員二十二歲左右的年紀,通常只需要在農場裡待兩三年就會進入職業生涯的成熟期,也就是說,在一開始的廉價合約的六年結束之前,他們還有一半的時間可以在大聯盟擔任廉價勞工.在自由球員市場上,運動家隊發現防守是被高估的球員價值.一個攻守皆優的球員當然是上選,可是絕對輪不到他們,這樣的球員一個就會去掉球隊一半的預算.所以,他們犧牲掉球員的守備.可是強打球員也還是太貴了,於是他們再深入地研究,發現跟球隊得分有關係的一個大變異數,是上壘率,一個不像全壘打數或是打擊率一樣刺激的數字.所以他們在市場上可以用很便宜的價格,找到打擊率不到三成,卻因為選球能力跟自我控制力好,而有超過聯盟平均上壘率的球員.他們對於守備的輕視,到了一個極至──先發一壘手在球員生涯一直是捕手,他的內野守備是在轉到運動家隊之後在正式比賽當中才慢慢練習的.

運動家隊同時發現,球員市場上對後援投手的價值是明顯被高估的.他們逆向操作的做法,是在球隊當中選擇不夠能力擔任先發的投手,放進牛棚裡,然後在市場價格提高之後,把球員賣掉賺上一筆.

他們相信數字,而不是主觀的常識.運動家隊的頭腦,Billy Beane,曾經在他的球探回報一些表現數據驚人的球員體格極差的時候,告訴球探他們的工作並不是要替牛仔褲公司找模特兒.這剛好把常識的壞處點出──球探在尋找的球員,往往是模特兒身材,速度奇佳,手臂粗壯,可是,誰說棒球員需要有模特兒身材?貝比.魯斯是一個以成年種豬來說都算超重的酒鬼,同時也是史上最好的打者之一.

運用傳統球探,可以找到所有人都在尋找的高薪球員或是簽約金極高的新人,在那個遊戲場裡,沒有人能夠擊敗幾乎沒有薪資上限,視豪華稅為無物的洋基隊.可是其他球隊限於對常識的重視和數字的忽視,被迫進入了洋基隊的遊戲裡,同時造就了經濟學上所謂的不完全市場.在不完全市場下,賺取利差的掮客,會得到最大利益,直到市場達到完全競爭的時候為止.運動家隊運用統計學,組成了能夠在比其他球隊少的薪水下每年能夠得到九十勝左右的球隊.雖然不比洋基隊的球季賽一百勝戰績,可是通常足夠得到分區冠軍或是外卡而進入季後賽.

這本書同時也在投資市場裡成為受歡迎的著作.因為當所有人都用同樣的量表去尋求投資標的物的時候,是不是會有一個跟常識相反的區塊存在呢?

正在看的下一本書,是Bill James,棒球統計學之父的一千頁的百年棒球選粹.以他的治學的嚴謹跟驚人的想像力(每一個統計學上的假說,都需要想像力,每一個跟常識相反的假說,更需要想像力),回頭看他被忽略的十幾年歲月,真是十分不可思議.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喜歡這篇!

匿名 提到...

我喜歡這篇!

費曼與陳偉殷

得過諾貝爾獎的理論物理學家費曼是曼哈坦計畫,奥本海默團隊裡最年輕的成員。這幾天運動時候聽Freakonomics Podcast說他的故事,像是在原爆讓日本投降後,如何面對內心掙扎,甚至到日本學日文跟佛法找尋救贖等等;另外,他對所有事情保持好奇心與探索精神,包括愛情,也很引人入勝...